應該不少人都看過這支PV了,是Amuse旗下藝人為了日本震災祈福的作品。
比我想像中來得活潑,是想從鼓舞人心的角度切入吧!
CD發行日是5/25,屆時會內附DVD,所得全數捐給日本紅十字會。不曉得會不會有台壓版啊!
小健和春馬在裡頭奔跑跳躍的鏡頭很可愛,福山股東的白衣姿超帥!!!
- Apr 26 Tue 2011 18:33
[PV] Let's try again(Amuse team)
- Apr 23 Sat 2011 19:04
[日劇] 《真正的犯人~心理特搜事件簿》 全劇觀後感
今年冬季,日劇依然充滿刑事味道。但異於以往的是,編劇們似乎不約而同對「某個領域」產生極大的興趣。光是犯罪心理相關的作品,就出現了好幾部。因為我個人很愛美國犯罪類型的影集,所以一直不怎麼相信日本仿美劇風格的作品,唯一一部我看得上眼的只有上戶彩的《絕對零度》(風格近似《Cold Case》)。
而今一口氣來了好幾部心理犯罪類的作品,偏巧我又是《Criminal Minds》的支持者,自然會下意識更加排斥。不過在看累了美劇英劇之餘,我終究還是向日劇倒戈。
之所以會選擇《真正的犯人》(坦白講,它是目前冬季我唯一追完的作品)而不顧其它,一是因為它僅有短短八集,二是本劇的演員們我都非常喜歡。
我沒有看過《Lady》與《Control》,可是就爬心得文的結果而言,我想我相中《真正的犯人》也算明智之舉。朝日電視台的刑事類型作品早就做出了口碑,所以本劇劇本大可令人放心,儘管未必能與我喜歡的美劇相比(我指的是就心理犯罪這個專門領域),但結合日本民情而顯露獨特風格是他們擅長的手法。
- Apr 21 Thu 2011 19:04
[推理+日劇] 高村薰《馬克斯之山》 讀後感(兼談日劇版)
被譽為日本90年代女性推理作家金三角之一的高村薰,即將在台發行第一部長篇作品──《馬克斯之山》。比起宮部美幸擅長社會面向的挖掘、桐野夏生對女性心理的獨特見解,高村薰意外的走上與兩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以女性纖細的筆觸,深入官僚體系(警察、地檢等),赤裸裸地呈現男人世界的權力、欲望、自私與貪婪。
同樣是警察小說,女性作家就硬是比男性多了一份敏感,也因此在《馬克斯之山》,你看不到橫山秀夫的一筆入魂、精鍊純粹,卻多了好幾分的細膩與深刻。
我接觸高村薰始於新雨出版社出版的《玫瑰的烙印》,本書集結了數位當代女性作家的短篇作,高村薰便是其中一位。只不過她的〈父親走過的路〉當時並未帶給我太深的印象,但已經可以窺見其風格。
《馬克斯之山》描述東京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手法雖然雷同,然死者之間卻毫無關聯性。主角合田雄一郎拚命追查兇手,卻遲遲沒有下文。自稱馬克斯的兇手宛如透明人,在警察、被害人的眼皮底下穿梭自如。案件看似簡單,但因為死者身份特殊,竟然連霞關高層都牽扯進來。
- Apr 18 Mon 2011 18:00
[推理] 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讀後感
閱讀本書之前,我以為它是本與《超‧殺人事件》或《名偵探守則》相似的作品,會涉及關於推理或作家之類的嘲諷,但事實卻不然。
《怪笑小說》是東野1995年出版的短篇集,共收錄九篇作品。就標題而言,與其說它充滿親切的詼諧,倒不如說更貼近黑色幽默,甚至最後兩篇已經與好笑無關了。
據書末解說,東野在這些作品裡發揮了他身為大阪人特有的搞笑風,儘管我對這方面了解不多,不過我並不是很在意裡頭的笑點,反而是背後深層的諷刺更能打動我。例如:〈超狸貓理論〉中人類對自我深信的執迷不悟,〈屍台社區〉小老百姓為了房價竟可以忽略屍體到叫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表面上,東野雖然採取了誇張的描述,可是最令我感到恐懼的是,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是種「過份」的手法。換句話說,我相信若條件允許,人類絕對會成為東野筆下的樣子。
- Apr 16 Sat 2011 18:25
[閒聊] 冬之櫻‧東京友好樂園&Team Amuse-佐藤健相關
- Apr 14 Thu 2011 18:09
[情報] 《Sherlock》第二季相關消息
- Apr 13 Wed 2011 19:49
[CM] 佐藤健的魔音XDD
標題有誤(真的)!
其實這是Suntory的廣告,是因應日本東北震災的希望之歌。
在311的強震後,日本方面仍陸續傳來規模達7以上的餘震,一方面令人憂心當地的狀況,另一方面也為日本人處在不知未來該如何走下去的境地而感到悲傷與痛心。
雖然日本人某些性格我不敢苟同,但他們團結的民族性卻為我所敬重。Suntory推出這系列的廣告,就是一種人心安撫與希望建造。
- Apr 12 Tue 2011 18:31
[日劇] 懷舊日劇簡單談:充滿奇蹟的中華料理-《熱烈的中華飯店》
★日本首播日期:2003年1月
『奇蹟,還真是無所不在啊!』
豪華郵輪上的名店-平平樓,本該是名廚聚集之處,沒想到企劃人橘詩央(鈴木京香 飾)因為自己的失誤(?),丟下了七位食王,卻莫名其妙找來(有些是自己跑來)七位路人,組成了平平樓的廚師團隊,上演一場場確實堪稱奇蹟的料理饗宴。
或許有人會對戲中的電腦效果不以為然,也會認為這群雜牌軍怎麼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做得有聲有色(奇蹟嘛,片頭都說了),但是,這部戲就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 Apr 10 Sun 2011 00:47
[閱讀]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第二季之〈陰山古樓〉、〈邛籠石影〉 讀後感
- Apr 09 Sat 2011 00:28
[心情] 所謂折磨、所謂痛苦、所謂極至
非常混亂的心情紀錄,相當傷害眼睛,請務必慎入。
- Apr 06 Wed 2011 00:04
[閒聊] 《盜墓筆記》雜七雜八之相關
短短四天的連假,我完全奉獻給了《盜墓筆記》。如果恰逢寒暑假,我看我的症狀會更嚴重(汗)。
目前我正在解決第二季中,我只能說三叔你好樣的,〈陰山古樓〉虐到我不行,但〈邛籠石影〉的開頭又讓我笑到肚痛,這冰火二重天的滋味是想怎樣(翻桌)?總之,希望讀完我還有力氣寫個第二季心得。
照往例,這種著迷定會將我帶進另一個境界,就是瘋狂搜括同人作品(斜眼看少包、士兵突擊和Sherlock)。但奇怪的是,這次我拜讀了不少同人文,卻發現沒有一篇長篇可以使我沉迷到捨不得讀完或揪心揪到無法維持理智(短篇倒是有不錯的,但短篇通常沒法滿足我)。明明作者們的文筆出色、情節也不差,可我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那個fu。這在以前未曾發生過,少包、士兵突擊或Sherlock我隨便一想,都可以舉出好幾篇精采絕倫、切中我心的文章,獨獨《盜墓筆記》就讓我碰了個大釘子,說不沮喪是騙人的。
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心目中的吳邪、悶油瓶與各家作者塑造的形象大有出入吧,以至我沒法融入他們創造的情境裡。更有可能的是,原著本身實在太強大,導致我不得不興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慨啊!(三叔你果然是個禍害,逼死一票同人作家與小讀者XD)
雖然在同人文章裡我找不到慰藉,但幸好世上不乏強人,文字可以化為各種不同的媒介來滿足我們這些盜墓迷。
- Apr 02 Sat 2011 12:00
[閱讀] 從正經到不正經-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第一季 讀後感
咳,這個標題其實說的是我自己。>///////<
我最初會知道《盜墓筆記》,完全是因為常在PTT的BL版看到相關的標題。恰巧我們學校進了這套書,某天我閒來無事借不到中意的作品,索性抱著「無魚蝦也好」的心態抓了二本盜墓充當暫時的糧食。想不到這一個隨意的動作,竟讓我陷入盜墓這個超級大坑!
我必須先聲明,儘管我是透過BL同人才得知《盜墓筆記》的存在(我從未讀過相關的同人文),可是一開始我絕對是以非常「正經」的態度在閱讀此書。
在我接觸本書以前,「盜墓」的一切對我而言比天邊的星星的還遙遠。雖然我熱愛有許多死人的推理小說,但我未曾對挖死人墳墓這檔事產生過興趣。可是在南派三叔的筆下,盜墓成了一項見不得光卻極其精采的冒險,不僅混合了奇幻、驚悚等元素,其中更包含我最鍾愛的懸疑推理情節。難怪我一沾上此書,就沒法再脫手。
- Mar 31 Thu 2011 17:23
[心情] 初讀完《盜墓筆記》第一季的發洩
本文是我剛剛讀完《盜墓筆記》第一季的發洩,所以無組織、無邏輯,純粹抒發心情。
而且,肯定有雷。(淚)
- Mar 30 Wed 2011 20:15
[奇幻] 倒吃甘蔗的《喚魔者I 黑曜石的印記》/莎拉‧瑞絲‧布列南
莎拉‧瑞絲‧布列南的喚魔者系列共有三部曲,從篇名便可知道它的屬性。打頭陣的《黑曜石印記》描述兩位少年艾倫、尼克與他們的母親因受魔法師的追殺,自他們有記憶起,就不停地在英國搬家逃離惡勢力。然而一對姊弟梅與詹米的出現,意外終結了他們流浪的生活。詹米受到惡魔的烙印,若不加以處理,他有可能被惡魔吞食,失去自我。善良的艾倫應允幫助這對姊弟,原本強力反對的尼克拗不過哥哥的心意,只好也捨身相助。
沒想到期間艾倫不但為此也受到惡魔的印記,更將詹米原有的三層印記,轉移一層到自己身上。
第一層印記,惡魔可以追蹤當事者到天涯海角;第二層印記,意味著當事者必須死亡;第三層印記,惡魔將鑽進當事者體內,撕裂靈魂,至死不休。
艾倫的抉擇,幾乎將尼克逼瘋。但尼克不知道的是,這一切行動與計畫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他無法想像的巨大祕密。
- Mar 29 Tue 2011 18:11
[推理] 湊佳苗《少女》 讀後感
繼《告白》、《贖罪》後,湊佳苗的第三部作品《少女》即將在台上市。這次湊佳苗鎖定的主題是頗具宗教意味的「因果報應」與「死亡」,不過她呈現的手法與宗教絲毫無關。
在歷經《告白》的驚艷後,續作《贖罪》反而顯得遜色,力道不足、說教意味太重是我詬病之處,因此新出的《少女》我不敢期望太高,畢竟《告白》這堵高牆不是那麼容易跨越的。
讀完《少女》後,我認為雖然它沒有《告白》精采,卻也不至於輸給《贖罪》。湊佳苗擅長描寫人性幽微的優點都有保留下來,與《贖罪》相異的是,《贖罪》幾乎從頭到尾都充滿了絕望,即使結局出現了一點點曙光,仍無法扭轉它陰暗的形象。然而,《少女》雖以「死亡」為主題,字裡行間我卻感覺不到太多的沉重。反而隨著兩位主角極力體驗死亡的過程,我漸漸看清光明的存在。
本書是以兩名高中女生的友情為主軸,由紀與敦子原本是好朋友,兩人也熱愛劍道。爾後卻因為放棄劍道一事,在上高中後漸漸貌合神離。某日,轉學生紫織的加入與她曾有過的死亡體驗,在由紀與敦子內心燃起了一把火,兩人都想透過同樣的經驗來證明存在。於是兩人開始物色最能體驗死亡的場所,卻沒想到此一舉動將大大改變她們之間的關係與對人生的看法。
- Mar 27 Sun 2011 18:02
[美劇] The Closer(罪案終結) Season1 觀後感
看到《The closer》S1最後一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網友說這部作品要改名為「Brenda和她的歡樂下屬們」(笑)。
《The closer》屬於倒吃甘蔗型,一開始我並不喜歡它的風格。Brenda Johnson是亞特蘭大交換到洛杉磯的警探,進入專門處理媒體高度關注案件的部門。做為一個空降部隊,又要領導一群男人,可想而知她的處境有多艱難。
不聽話的下屬還算好對付,會在她背後捅她一刀的部下才是最可怕的。Brenda一方面得殫精竭慮地處理案件,另一方面又得提防這些小人動作,沒有堅強的原則與意志根本應付不來。
然而,Brenda做到了。面對如此困難的環境她沒有退縮,反而見招拆招,以咬定青山不鬆口的強烈毅力證明她的能耐。不僅對兇手、下屬如此,對那些不負責任的領導者亦然。尤其是最終集,Brenda被某人投訴,長官告訴她唯有向對方低頭道歉才能保有她的工作。Brenda掙扎許久,最終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將對方削了一頓。此刻的Brenda真是帥呆了!
- Mar 25 Fri 2011 19:00
[推理] 泡坂妻夫《幸福之書:迷偵探約吉‧甘地之心靈術》 讀後感
從我開始接觸泡坂妻夫以來,我就沒有真正喜歡過他的作品。有時候我不免會懷疑,是不是第一本《失控的玩具》給我的陰影太深,所以導致往後我每看一本死一本。
不過去年的《亞愛一郎的狼狽》稍稍扭轉我的看法,而今年的《幸福之書》則徹底打破我過去的成見。
詭計能夠玩成這樣,不愧是熱愛魔術的泡坂妻夫。得知他的手法後,我還在房間裡繞了N圈才將心頭的興奮感壓下去。我敬佩的不僅是作者,還包括本作中文版能夠發行並保留詭計的偉大的編輯啊!
《幸福之書》的題材很常見,以新興宗教「惟靈講會」所衍生的一連串詭計,書名「心靈術」(泛指無法以科學解釋的心靈現象)已揭示本作方向。事實上,這類作品我看到不想再看,可是泡坂妻夫卻有辦法將它寫得「震撼」我心!
- Mar 23 Wed 2011 12:52
[奇幻] 向達倫《細瘦劊子手》 讀後感
多年前,我透過《怪奇馬戲團》知道有向達倫這位作家。不過當時的我,對奇幻題材的作品興趣並不濃厚,所以該系列我只讀過一本。多年後,我接觸了皇冠即將出版《細瘦劊子手》,讀完後,我真是感謝出版社給我這個試讀機會,因為我終於感受到向達倫的魅力。短短不到二個工作天,我便將《細》一書閱畢,掩卷時,我內心盡是感動與滿足。
隨著年紀漸長,我愈來愈鍾愛成長類型的小說。《細瘦劊子手》恰恰是講述一名少年從無知、任性、傲慢,經由種種歷練,而蛻變為成熟、謙卑、體貼的男人。
傑貝‧蘭姆是耶南國最受敬重的劊子手「快劊‧蘭姆」的小兒子,比起上頭兩位優秀的哥哥,傑貝既細瘦又不迷人,唯一比得過哥哥們的也許是他的自尊心。因為父親在行刑場當著眾人關於哥哥們(卻忽略他)的一番話,傑貝決定前往塗敗崖──傳說中危險卻能獲得至高無上力量的地方──好證明自己完全不輸給哥哥。然而前往塗敗崖途中不僅困難重重,傑貝還得攜帶一名專供獻祭的奴隸,透過友人的幫助,他得到了鐵人,與他訂下協議,鐵人可以為他而死,只要傑貝活著回來釋放他的家人。
兩人於是踏上旅途,只是傑貝萬萬想不到,傳說與親身經歷截然不同。他在耶南國受到的教育與知識,徹底被挑戰。
- Mar 21 Mon 2011 18:00
[3.21生日祝賀II] 佐藤健2010-2011年之大事記
在邁入新的一年之際,回顧21歲的佐藤健也是一種不錯的祝賀生日的方式吧!
21歲的小健無疑是繽紛多彩的,除了接下大量的廣告,初次演出大河劇與初次主演也成為他寶貴的經驗。
記得去年寫生日賀文時,我還在想我會有機會再為小健寫下什麼東西嗎?畢竟我是個花心的人,喜歡一樣人事物很難持久的。沒想到今年仍然有動力為小健寫文章,其實我滿開心的。(證明沒有變心XD)
而且回顧過去一年,我對這孩子的愛仍然很深啊!期盼小健23歲時,我依舊能夠歡欣鼓舞地為他慶祝。
- Mar 20 Sun 2011 14:37
[3.21生日祝賀I] 佐藤健寫真集之大觀園
沒想到這麼快一年又來到,去年的生日賀文猶在我腦海。
今年小健即將邁入22歲,如果他當年沒有走入演藝圈,此時應該準備結束大學生涯,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了吧!幸好這孩子愈來愈鍾情表演,不然我的人生裡少了他一筆可不夠燦爛啊!
小健2011年的生日我沒法像去年那麼大手筆,不過想來整理一下這小孩的寫真集。原本我只打算寫寫前陣子發行的「エロ」寫真(笑),因為這本實在帶給我太大的震撼,結果拖著拖著就到三月,想說乾脆連同之前的幾本一起寫權當生日賀文。
本文的寫真集僅指《Intently》、《深呼吸》、《So far so good》與最新的《Nouvelles》,Takeru magazine我就不談了,因為我沒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