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湊佳苗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湊佳苗目前在台出版的中譯作品,除了《藍寶石》外,我全部都讀過。《告白》的一鳴驚人,似乎使湊佳苗之後的每部作品都背上沉重的負擔。從《贖罪》到《為了N》,儘管我覺得她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甚至有每況愈下的趨勢,但讀來總還能觸動心靈,足以令我愉快地打發時間。
 
然而,到了《往復書簡》與《境遇》,我終於絕望了。尤其是後者,掩卷後我深深感到後悔,為何我要浪費幾個小時讀一本爛書呢?
 
因此,我不敢對《花之鎖》懷抱期望。
 
或許正因如此,《花之鎖》竟使我驚艷非常。我幾乎不能相信這是湊佳苗寫出的作品,沒有《告白》的震撼,卻充滿溫柔與感動。讀到最後,我都忍不住鼻酸。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之前讀完湊佳苗的《為了
N》,我不免感嘆她作品的江河日下,過去在《贖罪》、《少女》可以窺見的結局竟外性竟不復存在。但接觸了《往復書簡》,我才明白《為了N》有多麼美好。


《往復書簡》由三篇短篇組成,均以信件往來的形式描寫,是湊佳苗擅長的手法。

我不喜歡用「江郎才盡」來批評一位作家,總覺得這說法太傷人。但湊佳苗的《往復書簡》實在平淡得令我無法忍受。當然,若喜歡平平穩穩、略帶傷感的文字,本書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然而,平靜無波的情節並不容易使我睜開眼皮迎接下一頁。湊佳苗的文字向來易讀,拿到本書時我信心滿滿認定最遲一天我便可以解決它。哪知,緩慢且無爆點的故事居然令我拖了二、三天才啃完。

《告白》是成名作,暫且不論。《贖罪》、《少女》有令人嘖嘖稱奇的結局,意外感十足。《夜行觀覽車》裡,親子的衝突讀來過癮。《為了N》中,扭曲的愛算是特別。唯獨《往復書簡》,我找不出一處值得我大書特書。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湊佳苗筆下的人物,往往殘缺卻堅韌,他們可以透過其它人事物來填補心靈或生命中的缺乏,進而美化自身的存在,儘管他們明明既卑微又空虛。


《為了N》一書就是如此。表面上看來,書中人物均是為愛犧牲的偉大集合,但深究之,這些愛情不過是海市蜃樓,只存在於錯覺與幻想裡。

本書以死於自宅的野口夫婦事件為中心,環繞此事件的人們各自表述,繼而牽引出這些人的過往,雖沒有羅生門那般弔詭卻也充滿懸疑。事件是否真如警察報告上的理所當然,抑或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密,不往下讀是無法找到真相。

一如往常,湊佳苗本次仍使用第一人稱書寫。書中角色的姓名裡都有「N」開頭的發音,集結了六名人物的《為了N》,彷彿食物鏈的關係,N1為了N2N2為了N3……,如此順延下去,每個人都抱持著無法為外人道的私心,各自為了心中的某人,高舉「愛」的旗幟,做出自以為是的付出。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年後我第一次坐的觀覽車(摩天輪),是日本大阪號稱最高的天保山摩天輪。儘管我因為輕微的懼高症在小小的車廂裡一動也不敢動,當摩天輪緩緩升至最高點,大阪的夜景依然盡收眼底。我內心的恐懼與興奮莫名地混雜於一,而遠方黑暗與光明竟交織出一幅意料之外的美景。


湊佳苗以「觀覽車」為題名的新書,令我想起了這段難得的經驗。書中三個瀕臨或已經破碎的家庭,他們的遭遇就像我乘坐摩天輪的心情啊!

本書以三個家庭為主軸,他們住在號稱高級住宅的雲雀之丘,雖然房屋建於上坡出入並不一定不方便,但俯視坡下的人們似乎可以帶給他們無比的優越感。對於這種坡上坡下的論調,我曾經在島田莊司的〈山丘之上〉拜讀過,本來只是建築商因應地勢開發而形成的住宅群,不知為何在日本竟會衍生成坡上富有坡下貧窮的結果論。

然而事實上,房子建於何處並不重要,重點是居住者。本書的三個家庭表面雖然亮鮮,可是實際內裡已經傷痕累累。遠藤家的獨生女彩花是個隨時會抓狂的高中生,父母只會容忍、逃避卻不思索原因為何,也不願加以改善。小島家刻意改成兩代同居的房屋,但遠赴美國的兒子卻不願回來與兩位老父母同住。高橋家光鮮亮麗到令人無法逼視,父母與三個孩子成就均非凡,不過殺人案偏偏發生在他們家。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繼《告白》、《贖罪》後,湊佳苗的第三部作品《少女》即將在台上市。這次湊佳苗鎖定的主題是頗具宗教意味的「因果報應」與「死亡」,不過她呈現的手法與宗教絲毫無關。


在歷經《告白》的驚艷後,續作《贖罪》反而顯得遜色,力道不足、說教意味太重是我詬病之處,因此新出的《少女》我不敢期望太高,畢竟《告白》這堵高牆不是那麼容易跨越的。

讀完《少女》後,我認為雖然它沒有《告白》精采,卻也不至於輸給《贖罪》。湊佳苗擅長描寫人性幽微的優點都有保留下來,與《贖罪》相異的是,《贖罪》幾乎從頭到尾都充滿了絕望,即使結局出現了一點點曙光,仍無法扭轉它陰暗的形象。然而,《少女》雖以「死亡」為主題,字裡行間我卻感覺不到太多的沉重。反而隨著兩位主角極力體驗死亡的過程,我漸漸看清光明的存在。

本書是以兩名高中女生的友情為主軸,由紀與敦子原本是好朋友,兩人也熱愛劍道。爾後卻因為放棄劍道一事,在上高中後漸漸貌合神離。某日,轉學生紫織的加入與她曾有過的死亡體驗,在由紀與敦子內心燃起了一把火,兩人都想透過同樣的經驗來證明存在。於是兩人開始物色最能體驗死亡的場所,卻沒想到此一舉動將大大改變她們之間的關係與對人生的看法。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image.jpgimage2.jpg

讀完《告白》的當天,我找了《肅清之門》來拜讀。並非有比較兩者的意圖,而是題材相近,在我這顆被《告白》充斥的腦袋裡,忍不住想再讀一點類似的東西。


這兩部絕對是適合躍上螢幕的作品,《肅清之門》拍成電影恰恰好,不過有BR在前,儘管主題相異,可能還是會被拿來批評;《告白》可以拍成日劇,書中類似羅生門的手法或許不易展現,用全知的觀點構成DRAMA應該會更好。

畢竟《肅清之門》與《告白》都非常刺激視覺,不搬上螢幕可惜了。

兩部作品的寫法大相逕庭,但控訴的欲望卻十分接近。青少年犯罪本身能夠牽扯的東西就多如牛毛,家庭、學校、社會、法律、媒體……所有想得到的,幾乎均涵蓋其中。因此,作者能批判的目標物太多太多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