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追到ep10時,我就在想最後二集要把故事告一段落,這是有可能的嗎?且不論謝何安的案件尚留下懸念,又多出雙胞胎案,短短不到二個小時,如何講得完?所以我已經有爛尾的心理準備了。
然而,我萬萬沒想到,這劇非但沒有爛尾,還交出了一張我難以想像的成績單。結尾居然可以收得如此完整如此感人,後半段我是一邊流淚一邊看完的。
從第一單元起,我一直懷疑蒲一永會否也成為執念的一環。儘管他對余鎮元說過腦袋也該留點空間給美好的回憶,但說的容易,身陷罪惡感的人們又如何輕易做到?年屆中年的余鎮元做不到,況且才20歲的蒲一永?
所以每經過一個案件,我就特別想知道蒲一永變化了多少、成長了多少。從最初勉為其難的幫助,到接受自身體質與同伴們助人,再到誤會執念傷害爺爺的抗拒,最後徹悟自己與爺爺獨善其身的不同,放開胸懷接納一切。或許做不到兼善天下,但好歹伸出手幫扶的欲念欺騙不了自己。
就像光硯講的,他是醫生,楮英是警察,但一永卻比他們還像醫生與警察。不是因為身份背景,而是因為那顆單純善良的心。
目前分類:其它台劇 (17)
- May 14 Sun 2023 17:06
[台劇] 《不良執念清除師》:原來結尾可以如此鏗鏘有力
- May 07 Sun 2023 19:36
[台劇] 意外擊中我的《不良執念清除師》ep1-8 觀後感
早在youtube意外看到預告,我對這部劇就有點興趣,但並沒有特別留意播放時間。直到無聊逛了PTT台劇版,被永硯CP心得文釣出胃口來,居然在短短不到二天看完8集,愈看愈喜歡。
本劇故事主軸很簡單,男主角蒲一永繼承爺爺的奇特的能力,具有看見人心執念的能力。因為一場意外,父親過世,爺爺重度昏迷,導致這股執念最終全湧向他。同時,他遇到了處於交通科卻努力想進偵察大隊的警察陳楮英,以及高中時期毫不對頭的同學曹光硯,三人開啟了肩並肩打怪兼清除人心執念的偉大事業。
蒲家三代遭遇的意外事故是本劇的主線,透過主角三人在各單元遇到的執念,漸漸找出主線的真相。也透過他們對付執念的種種經歷,來化解蒲一永自身糾結的罪惡感與思念。劇名看似由蒲一永來清除各路人馬的執念,事實上卻是他自己也在承受令人心痛的煉淨。
這類型的作品並不鮮見,寫得好的我隨口都能說出幾部,但在台劇裡我印象中並沒有看過。本劇能即刻抓住我的目光,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它將幽默與感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兩種相反的情感如果拿捏得不好,幽默會變得尷尬,感動會變得廉價。然而,編導卻處理得十分流暢。所以我可以上一秒鐘哈哈大笑,下一秒鐘卻不自覺潸然淚下。
- Jul 23 Tue 2019 14:38
[台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愛我嗎?
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何一個孩子會淪落到必須開口詢問自己的母親:「你愛我嗎?」或許我足夠幸運,因為即使小時候我曾經因為質疑父母偏心而離家出走過,內心卻也深深明白,我的父母是愛我的(所以我的離家出走為時不到半天XD)。
因此,看著公視製作的這五個單元,看著這些小孩被迫問出:「你愛我嗎?」實在是令人心痛的一幕幕。
因為個人職業的緣故,光怪陸離的親子關係我看得不少,可我始終是個旁觀者,無法完整參與他們完整的生長過程。所以當我觀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衝擊仍是很大的。看完後我跟孩子們分享說:我不懂明明是愛著對方的(無論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為什麼到最後,帶來的卻是傷痕累累的下場?
我想,也許「愛」這種情感,本就太過複雜,無法徹底參透。加上個人成長背景,最終形成了各式各樣(甚至難以想像)的結果。
很可悲,但又真實地不得了。
- May 01 Wed 2019 13:06
[台劇] 希望就在雲背後-《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當《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紅,同事們也在追劇時,我並沒有打開它的欲望。因為這類作品一看就是會讓我哭到無法自己,我不敢自找罪受。
然而,這段時間因為開刀住院,身心極其虛弱,我居然不要命地開始了找罪受的舉動。就我的邏輯,人在低潮時,找什麼快樂的作品看都不可能開心起來,倒不如看些難受的作品,讓自己哭個痛快還好過一點。
於是,我開始了每集必哭的過程。
我最佩服與惡這部作品的是,編導可以如此流暢不做作地呈現各種面向,卻又能絲毫不說教。彷彿他們只是把現象丟到你面前,要怎麼思考怎麼反應,那是觀眾們的事。我覺得這很不容易,因為人類總是習慣自己先下判斷,再把判斷丟給其它人,強迫他們接受。
- Mar 14 Tue 2017 21:46
[台劇] 台灣的推理劇:《黑盒子》、《劣人傳之詭計》
- Aug 26 Thu 2010 00:32
[台劇] 《鍾無艷》‧簡單談(1-5集)
翻了一下我的部落格,最新一篇關於台劇的文章居然是在去年十月,看來我對台劇的興致真的不太高。
所以《鍾無艷》剛上映時我一如既往沒有興趣,不過看了PTT的負評,我那很機車很賤的挑戰心又升起了。於是大概從第三集起我逐漸專注觀賞,前兩集則是稍微瞟過去。
說實在的,網友們點名的缺失本劇確實責無可貸,但一路看下來──可能事先有心理準備──我卻覺得沒那麼難看,甚至一集比一集期待。老梗什麼的,大概我不怎麼看愛情劇,所以劇情對我而言多是新鮮,我看得很開心。
楊謹華飾演的鍾無艷,偶爾雖然會跑出單無雙(敗犬女王)的影子,但我最喜歡的就是她若有似無的遮掩她胎記舉動所含示的自卑感。因為胎記帶來的傷害,她必須比任何人都要堅強N倍,才有辦法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
- Apr 16 Thu 2009 21:49
[台劇] 笑趴了的《終極三國》(第一回)
靠!我快被這部戲笑死了!!!
本來我只是斷斷續續地看,畢竟是惡搞三國,我心裡多少有點芥蒂。但看到後面,我愈來愈喜歡曹操這個角色,心想有必要把前面的集數補齊,於是便從第一回認真地看起。
結果是喉嚨好乾、咳嗽連連(笑得太誇張的緣故)。
過去,我對台灣這類的作品,非但沒有興趣,甚至有些瞧不上,總認為這種作品怎麼能夠搬上檯面?可是認認真真看了下去,卻發現編劇的創意令我驚喜。三國的改編作品多如牛毛,但能夠這樣子玩卻頗為鮮見(至少我沒看過)。且不論它將史實扭曲得如何(反正是惡搞嘛),最起碼它提供的笑點確實足以叫人笑到趴。
- Apr 13 Mon 2009 16:18
[台劇] 曖昧才是王道-說到《終極三國》
台灣的偶像劇我不怎麼看的,即使看了也總看不全(就一段一段跳著看,最近的《敗犬女王》就是這樣)。而像《終極三國》這種擺明惡搞的作品,我更不可能涉獵。畢竟再怎麼說,三國的故事在我心中還是有點地位的,我怎麼可能忍受我喜歡的人物被他們這樣玩來玩去(?)。
不過話真不能說得太滿,怪我意志力太薄弱,人家隨便幾篇文章、幾張截圖,就讓我不由自主打開電視乖乖地看了下去。我發現要引我上勾實在太容易,只要懂得放「關鍵字」就可以了。(某人應該很有心得才是)
《終極三國》的關鍵字很簡單,兄弟愛......不,情嘛!於是,不管它多瞎、多扯、多白目,我都看得下去了(雖然還是有幾段忍不住轉台...通常是女角出現的時候...囧)。
終極系列我沒怎麼看,只有《終極一班》花比較多時間,因為我還蠻喜歡雷克斯(唐禹哲 飾)這個角色,所以關於他的戲份我算是看得比較齊。我本以為《終極三國》是獨立作品,不過延續名稱罷了,後來才知道這一系列關聯頗深。
- Feb 21 Sat 2009 00:14
[台劇] 敗犬女王‧雜感
◎圖片來源:台視全球資訊網
對於《敗犬女王》而言,我稱不上是一個很好的觀眾。因為時間緣故,我總是東跳一段西跳一段地亂看。偶爾聽同事提起,還能夠插個話。
這類型的作品──女主角已超過適婚年齡,因為過去眼光太高錯失結婚機會,如今只能飽受社會與親朋好友「關注」的目光,而出現在自己身旁的男性,卻是年紀比自己小N歲的草莓族,真是進也不行,退也無路──常看日劇的朋友,這種設定絕不陌生吧!
從經典的《長假》、《OVERTIME》,或近來的《AROUND 40》,日劇裡探討年過三十/四十的女性的作品多不勝數,精采絕倫的更不在少數。所以當初《敗犬女王》打出預告時,我雖然期待,卻不敢奢望它還能寫出什麼新意。畢竟探討這些三高女(收入高、學歷高、年齡高)的作品太多太多了,它唯一的優勢不過是「國產品」。
斷斷續續看了下來,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甚至不敢太仔細觀賞,大概是因為有點捨不得女主角(單無雙)總是被人誤會。直到上週──
- Dec 22 Mon 2008 13:15
[台劇] 敗犬女王‧預告(楊謹華、阮經天)
◎圖片來源:台視全球資訊網
MY GOD,我不知道幾百年沒完整看過一部台劇,更別說抱著期待的心情了。我查了一下,發現最近看完的台劇,是在去年的夏天。好遙遠的過去......
但這次會注意到《敗犬女王》,是因為難得台劇會以姊弟戀做為故事的主軸。台劇的困境與毛病不用我多說,題材的狹隘是其中之一。最近這幾年雖然有點進步,可是仍然沒有太多我想看的東西。而今居然出現我滿有興趣的男小女大的設定,我自然會多所關注。
「敗犬」這個名詞大家應該不陌生,源自日本酒井順子一書《敗犬的遠吠》。酒井順子說:「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
當然,這種理論聽一聽、笑一笑就好。因為在我看來,自己活得幸不幸福、快不快樂,遠比結婚與否本身更重要,畢竟我周遭也不乏過著苦哈哈的生活、為丈夫兒女痛苦的勝犬。
- Jan 29 Tue 2008 12:47
[台劇] 無巧不成書-記《孽子》與曾經輕狂的歲月

說來真巧,昨天我才因《士兵突擊》回想起當初沉迷《孽子》的心情,今天就剛好在PTT得知《孽子》即將重播的消息。
五年了啊,從我翻開白先勇老師的《孽子》原著,然後一腳跌入曹瑞原導演的《孽子》,已經五年了。
對了,也是這個時候,五年前的寒假。
當時我得知《孽子》即將開拍,既興奮又惶恐。白先勇這個名字我雖然是早早就知道的,但對他的作品還只停留在懵懂未知的階段。
所以,我特意跑到書店買下《孽子》,同時也預購了往後數不盡的迷戀。
- Sep 05 Wed 2007 18:06
[台劇/舊文] 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看《愛殺十七》(寫於2006/07)
總不敢奢望台灣也能製作出一個像樣的推理犯罪劇集。
因為我所能看到的大多數台劇,仍然以愛情為主。
所以愛殺17的消息出來後,我非常高興。(尤其陳世杰又是編劇之一,我非常喜歡他改編的孽子)
可惜的是,當時我只看了一集就放棄了,
我不太習慣太慢步調的東西。
最近中視又重播了,
無意間看到中間的部分,
激起了我想一探究竟的欲望。
- May 14 Mon 2007 21:19
[公視人生劇展] 拳擊手套布娃娃:一場青春認同的擂台賽
多年前,我在網路上讀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像男人的女人,像女人的男人〉。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完全顛覆傳統想像中的性別形象。
男主角可愛動人,是那種在西門町遊逛會被男孩子搭訕的美少女;
女主角勇猛過人,是那種女生會想要依偎在她懷抱裡的金剛芭比。
兩個人在網路上遇見了,就這麼湊巧譜出一段『不同凡響』的戀曲。
- Jan 21 Sun 2007 15:40
[台劇] 崩毀的城堡,加溫的友情-轉角*遇到愛(第2集)
在晨曦中醒來的公主,仍是如此美麗。
相同的場景,卻將產生截然不同的結局,
公主的城堡在熙賢急急忙忙帶來的報紙裡,
徹底地崩毀了......
第2集的感覺比第1集更棒了,
雲端上的公主不再享盡奢華,
她跌到凡間,得到的東西只剩下「失去」。
- Jan 20 Sat 2007 16:40
[台劇] 轉角*遇到愛~其實蠻好看的
我其實有點不以為然,
我對小豬或大S並沒有特別的好惡,
所以純粹是預告劇情提不起我的勁。
不過今天剛好看到東森的重播,
雖然剪接重點劇情的版本,
可是卻讓我發現,
原來我想的和實際劇情有所出入。
兩位主角的表現比我想像中來得好,
- Oct 23 Mon 2006 21:47
[台劇] 戀愛女王-令人遺憾的今井翔
當景涵對巧樂說,
今井跟她分手,而且還說只是玩玩而已,
巧樂的回答和我想的一樣,
今井不像是這種人。
是呀,我覺得今井對景涵的一切都很包容,
就像他自己講的,他對景涵的一切都不了解,但是他就是被她吸引了。所以儘管景涵騙過他,他還是選擇略過,繼續愛著景涵。如果左少棠未曾向景涵提過他愛著那位學姊,
是不是景涵就不會注意到少棠?不會對他動心?
然後,就與今井這麼一輩子了呢?
- Oct 09 Mon 2006 00:04
白濫卻爆笑到不行的戀愛女王
可是為什麼每到星期天九點半我就會乖乖坐到電視前呢?
明明內容是這麼白濫,
為什麼我還是笑到不支倒地呢?
一開始我只是對楊瑾華飾演的張景涵有興趣,
一個年近三十個性大剌剌、在喜歡的人面前卻又做作虛偽的女人,不知為什麼我就是對她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