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3 Sun 2011 10:38
[閒聊] 寒假完結記事&新開始新希望
- Feb 10 Thu 2011 19:03
[匯整] 關於《Sherlock》的五四三
公視年節在台首播《Sherlock》(新世紀福爾摩斯),彷彿在我原本已然平靜的心湖投下了一顆炸彈(或者N顆?)。播出之前我已經夠不淡定了,播出之後更覺得我整個假期有2/3以上都被這部作品佔據了。
年節的這幾天,我幾乎都到凌晨二點多才上床(明明假期剛開始作息超正常)。因為看完公視首播,還會爬上噗浪聊個過癮,於是不知不覺進入夜貓子狀態>"<。
鑑於噗浪無法保存資料(我知道有辦法可以備份,但我懶得研究),所有噗浪的討論與相關資訊我全部匯整在下面,當做保存紀錄。
本文內容皆與《Sherlock》有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來參觀看看XD。
- Feb 09 Wed 2011 19:55
[小說] 艾德多‧桑伽利《謎樣的雙眼》 讀後感(兼談電影版)
《謎樣的雙眼》於2009年改編為電影版,2010年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幾乎每位看過此片的朋友都極力讚賞。可想而知,原著的出版會獲得多少迴響。
我僅僅花費一天就將小說讀完,隔天立刻找來電影欣賞。
原著的細膩程度是電影無法媲美的,但電影的視覺化加強了小說某些部分帶給我的衝擊。我不得不說,兩者可謂相輔相成。儘管電影簡化原著角色,將小說裡原本十分重要的人物置之不理甚或殘忍的賜死,反倒凸出書中份量不多的角色──這令我有點不開心──但這也代表看過電影的朋友,更該來享受原著那優美的文字、纖細的表達,與更為震撼的結局。
我明白電影版的簡略是為了讓觀眾更快進入狀況,有些部分可能是為了隱藏線索所以故意顯得可有可無(例如主角與死者丈夫、好友、警察之間的情感),但在原著這卻是十分重要且令人感動的重點。
- Feb 08 Tue 2011 19:39
[奇幻] 羅德里克‧戈登、布萊恩‧威廉斯《隧道》 讀後感
由羅德里克‧戈登與布萊恩‧威廉斯合著的《隧道》,中譯本如今堂堂邁入第四部曲。喜歡奇幻冒險類作品的朋友,一定會被本書所吸引。
《隧道》首部曲描述威爾與父親伯羅斯博士鍾情於挖掘各樣寶物,然而某日伯羅斯博士突然失去蹤影,威爾無法接受莫名其妙失蹤的父親,在發現父親的地下室藏有一洞窟後,決心與好友賈斯特找出真相,沒想到因此捲進極大的危險之中,威爾也意外發現屬乎自己身世的祕密。
幾乎在閱讀《隧道》不到三分之一,我就猜得到本書一定會被改編成電影。謎樣的地底世界、錯綜複雜的神祕關係與高潮迭起的情節,這一向是電影製作人愛好的題材,我確實也深受吸引。誰會想得到英國倫敦底下,居然藏有宛如地底之國的空間呢?但古老如倫敦,作者這樣的設計倒不令人意外(如果場景在台北,就非常難想像了)。
地底空間的存在發揮了作者的創造力,他們沒有以處處陰濕、發霉的印象來概括這個世界,反而以一種專制、陰狠、晦澀的法西斯主義來籠罩它,透過主角威爾的眼睛,寫出地底國的種種詭異與違合。
- Feb 06 Sun 2011 19:50
[科幻] 柏納‧韋伯《天神實習生》 讀後感
柏納‧韋伯是法國的科幻小說大師,著名的「螞蟻三部曲」便出自他手。這次皇冠出版的諸神三部曲(首部曲:《天神實習生》),韋伯不再以昆蟲為主角,轉而將目標對準人類看不見也未必參得透的「神祗」,打造了一個幾乎與人類相仿的諸神世界。
在諸神世界裡,有所謂的神學校,每年會出現若干不等的神學生,透過諸神的教導、測驗、鑑定,以便他們可以成為合格的神祗。諸神會為神學生們帶來可供實驗的星球,在上面神學生們能夠自由創造,儼然如《聖經‧創世紀》神創造天地萬物一般。然而本書的神祗或神學生卻非完美的耶和華,他們的各種行徑幾乎與人類無異,甚至更糟糕。坦白講,如果我必須信仰這種神,我肯定打從娘胎出來就立志成為無神論者。
這也沒辦法,因為韋伯設定的諸神是來自奧林帕斯山那群充滿「人性」的希臘神明,他們的關係之亂是我中學學習外國史便略知一二的。
本書的神學生一律是法國人,為避免小團體或民族紛爭等,諸神盡可能將每年編收的學生控制在同一民族上。有趣的是,書中的角色許多都是名見經傳的大人物,例如聖伯修里、高更、梵谷、德布西等,連瑪麗蓮夢露都插一腳(她不是法國人,但她嫁給法國人),因此讀起來挺有親切感的。
- Feb 05 Sat 2011 19:50
[科幻] 劉慈欣《三體》 讀後感
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類的生命儘管有限,對無限的知識追求的熱情卻是無窮無盡。從地球本身的各類探索,拓展到宇宙浩瀚無垠的想像,是早在西元前就已存有的事實。對穹蒼之外那片星空,人們抱持的或許是不甘寂寞的情緒,如果地球可以孕育如此繁複的生命,那麼銀河系何嘗不會存在另一個地球?另一種生命型態?
《三體》一書便是建立在外星生物確實存在的基礎上所撰寫的科幻作品,但它絕非意在構築一個美好的宇宙大熔爐,相反的,它殘酷地點出許多現有與即將出現的問題,迫使人類去思考如何生存、抵抗與延續。
故事從多位科學家莫名其妙自殺開始,主角之一汪淼意外牽扯進這些案件,他發現這些自殺的科學家均與「科學邊界」一組織相關。當他不得已深入調查後,一個名為「三體」的線上遊戲吸引了他的目光。沒想到詭異的三體遊戲正象徵著一個恐怖的外星文明,汪淼理解得愈深,答案便愈恐怖。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一切的徵結,竟可以追溯到同樣可怕的、黑暗的文革時期。
- Feb 04 Fri 2011 19:50
[推理] 雀兒喜‧肯恩《心囚》 讀後感
《心囚》英文原名「Heart sick」,我認為無論中英文譯名,都能妥貼地表達本書的主題。
本書主角亞契‧雪瑞登曾耗費十年追查美女殺人狂,這個兇手殺人無數,選擇下手的對象年齡、性別、背景不一,似乎異於一般的連續殺人犯。而真兇──葛蕾茜‧羅威爾最後的選擇竟是亞契‧雪瑞登警探,在囚禁、凌虐亞契數日後,葛蕾茜一反常態自首,並親自醫治已經傷痕累累的亞契,從鬼門關前救回了他。
二年後,波特蘭發生高中女生連續被虐殺的案件,退出警界的亞契再度回到專案小組,成為負責人。然而,此時的亞契已失去光采,身體不僅殘留著被葛蕾茜折磨的後遺症,連「心」都被她牢牢囚禁,一週一次的監牢會面,美其名是想要葛蕾茜供出她還殺了多少人,藏屍何處,但事實上,亞契的心早已因為葛蕾茜而「病」到他都無法啟齒了。
《心囚》是一本一旦翻開就難以停止閱讀的作品,作者聰明地以美女殺人犯凌虐亞契警探的場景做為開頭,牢牢吸引讀者的目光。但虐待不是主戲,這點害怕這類戲碼的朋友可以放心。本書分為兩條主線,一是「現在」發生的高中女生連續被擄被殺案件,二是「過去」亞契被葛蕾茜殘忍對待的經歷。
- Feb 03 Thu 2011 19:36
[CM] PF-FLYERS&ゆうちょ銀行-佐藤健相關
感覺我好像很久沒follow到小健的消息,其實每天還是會刷刷論壇,只是沒有以前那麼頻繁。《Q10》與《冬之櫻》嚴重delay中,現在的我需要強大的力量來解決日劇才行,不然秋冬兩季由始至終都會掛零啊!
但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在拍攝drama期間,小健這孩子的廣告拍攝仍然沒有停歇。
這次很特別的是小健為「PF-FLYERS」拍攝的四十話連續CM,從2/1開始每天播放一話(官網上有making),我還沒看過這種類型的廣告呢!
如果是連續劇類型的當然不鮮見,可是每天一話新CM,沒有一點基本人氣我想廣告商也不會找上他。
- Feb 01 Tue 2011 18:00
[閒聊] 我所鍾愛的《Sherlock》同人衍生文&相關MV(二)
- Jan 30 Sun 2011 18:00
[閒聊] 我所鍾愛的《Sherlock》同人衍生文&相關MV(一)
- Jan 29 Sat 2011 17:33
[電影] 歡樂滿點的《青蜂俠》 觀後感
- Jan 27 Thu 2011 19:00
[英劇] 白教堂血案(Whitechapel) 第一季
英國電視台這幾年將不少經典作品搬到現代,而做為舉世聞名、英國「特產」的「開膛手傑克」一案,也未被漏掉。儘管它跟經典絲毫沾不上邊,但無法否認的是,十九世紀的懸案迄今依舊被許多人研究著,包括學者、業餘愛好者,當然,也包括模仿犯。
於是,《白教堂血案》第一季出現了一位死忠的開膛手傑克迷,在2009年的倫敦大行其道,殘忍地剖開婦女們的肚子,割花她們的臉龐,取走她們的臟器。
我想,這可視為ITV將二百多年前的案件以現代方式呈現的另類手法。
我對開膛手傑克並沒有特別喜好,但《白教堂血案》卻非常合我的胃口。
- Jan 25 Tue 2011 19:10
[閒聊] 2010年 熱門文章 TOP 10
今年八月我在部落格裝了個Google Analytics,本以為它只有總瀏覽量的計算,後來研究了一下,發現它原來也有文章瀏覽次數的統計,還將每篇文章的瀏覽次數標明相當清楚。
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自己的部落格哪些文章比較受歡迎,於是將前十名的文章挑出來。
不過,因為Google Analytics我是今年8月11日才裝的,所以在計算上未必完全準確。嚴格來講,本文應該算是「2010下半年熱門文章TOP10」才對(笑)。
另外,本文TOP10皆以2010發表的文章為主,若有其它年份的文章存在,則不予考慮。
(註)點選標題即可進入該文章。
- Jan 24 Mon 2011 19:00
[小說] 山崎豐子《命運之人》(上) 讀後感
在我讀完皇冠出版社預計出版的《命運之人》的三分之一時(註),內心激動到不行。故事斷在如此精采的地方,簡直撓得我心頭不得平靜!
山崎豐子的作品向來魅力十足,我初次接觸是她的《女系家族》,寫盡人性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命運之人》也不遑多讓,只不過異於前者侷限於家族內的紛爭,《命運之人》祭出的則是言論自由與國家權力的對抗。關於這類主題,台灣人肯定不陌生,畢竟這個小小的島國,可是擁有比其它大國多倍的新聞台與政論性節目呢。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驕傲就是!
《命運之人》描述明星記者弓城亮太透過政治人物身旁的女事務官獲得攸關國家機密的電文,電文內容是日本高層為了從美國手上拿回沖繩的所有權,藉此做為內閣的政蹟,不惜以人民的血汗錢與美國做利益交換。
弓城雖想揭開真相,抨擊政府的虛偽與自私,但因害怕牽連女事務官,只好透過其它管道,未料反倒卻鑄成大錯,使他陷入泥淖,不僅成為眾矢之的,更被國家權力完全制服,無力逃脫。
- Jan 22 Sat 2011 19:00
[閒聊] 2010戲劇‧我的BEST 10
- Jan 20 Thu 2011 21:42
[日劇] 冬之櫻 第一回
《冬之櫻》的文案出來時,我只當是仿韓劇風的狗血芭樂作品,如果不是為了佐藤健,我觀賞的意願應該會很低。
可是看完第一回,我卻被劇中散發的溫柔與北國風情深深吸引。
乍看之下,本劇的情節十分平緩。來到山形旅行的的萌奈美(今井美樹 飾),因與機車強盜推搡造成腦部受傷失憶,被經過的稻葉祐(草彅剛 飾)救起,而寄住他家。
祐是個好男人,多年來生活裡只有患有認知障礙的母親與玻璃工廠的工作,萌奈美的出現宛如他生命裡難得擁有的亮光。萌奈美雖然失憶,卻對眼前的生活極為喜愛,彷彿一旦喚醒記憶,噩夢便會來臨。
- Jan 19 Wed 2011 20:19
[日劇] 懷舊日劇簡單談:令人噴飯的演出-《ぼくの魔法使い/我的老婆是男人》
★日本首播日期:2003年4月
因為是宮藤官九郎的腳本,因為對《木更津貓眼》有著很好的印象,所以才買下這部《ぼくの魔法使い》。
剛開始看第一集時,非常不習慣伊藤英明和篠原涼子的親密樣,心想天底下有哪對夫婦會黏成這樣,到了快不能忍受時,篠原涼子居然『變身』為古田新太,這下子終於讓我有了看下去的慾望。
沒想到愈看,愈習慣伊藤和篠原的親暱,反而他們因為一些問題無法互相膩在一起時,我還會有些失落,果然是習慣的問題啊!(笑)
- Jan 17 Mon 2011 19:00
[閒聊] 2010電影‧我的BEST 10
- Jan 15 Sat 2011 19:00
[小說] 蘿倫‧葛洛芙《坦柏頓暗影》 讀後感
做為故事大師史蒂芬‧金盛讚之作,《坦柏頓暗影》無疑令人引頸期待。(註)
2008 年出版的《坦柏頓暗影》是蘿倫‧葛洛芙(Lauren Groff)的處女作,當時她三十歲,在這個尚充滿熱情、希望的年紀,她所撰寫的《坦柏頓暗影》卻非活力四射的作品,反而時時醞釀帶有哀愁與無奈味道的暗流,悄悄流過我的四肢百骸。
本書敘述主角葳莉‧厄頓本是優秀的考古系學生,卻與教授發生婚外情而懷孕。在她被教授夫人當眾掌摑侮辱,並瘋狂地想以架機脅迫(撞死?)教授夫人一事後,她不得不灰頭土臉回到家鄉坦柏頓。此時恰逢家鄉湖底發現湖怪,原本平靜的小鎮,因為湖怪鬧得沸沸揚揚。亟欲獲得安寧的葳莉,非但什麼也得不到,還得應付母親的驚怪、房中的鬼魂、腹中不知何時會隆起的胎兒,以及隱藏了二十幾年、令自己震驚異常的生父之謎。
本書原名「坦柏頓的怪物(The monsters of Templeton)」,葳莉家鄉湖中撈起的怪物(阿瀲)是他們小鎮特有的傳說,人們感覺得到牠的存在,卻未曾見過牠的全貌。葳莉自從離家求學,從未想過還有回到坦柏頓的一天(她不喜歡這個小鎮)。然而當她被男人折磨得傷痕累累,能夠尋覓的避風港,終究仍是坦柏頓。她返鄉的時候,與阿瀲被發現的日期相同,彷彿兩者的悲傷重疊了。隱藏湖底多年、滿是神祕感的阿瀲,與背負眾人期望的閃亮之星葳莉,都在同一個時間,將自己最難堪的一面攤在坦柏頓。
- Jan 13 Thu 2011 19:00
[閒聊] 2010閱讀‧我的BES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