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就當慶祝我換了新的小電螢幕吧!XD
(19吋寬螢幕不習慣啊orz)
當初《33分偵探》演了九集結束後,就有人提到續集的可能性,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現。不過這次似乎只播出四週(另類的SP?!),之後則是接續生田斗真的《魔女裁判》。
在ep10正式上場前,電視台先播出ep9.5,一方面做為回顧,另一方面則回溯六郎的小學生生活。果然六郎從小開始就是個淨找麻煩......啊,不,是個深思熟慮的小朋友。
他將福爾摩斯的塑像當作護身符,每日帶到學校(六郎讀的是3年3班唷)。當學校發生事件(?),他一貫以他天馬行空的推理,為眾人解決(?)難題。
目前分類:33分偵探 (6)
- Apr 04 Sat 2009 22:22
[日劇] 被迫歸來的33分偵探 ep9.5+ep10
- Oct 03 Fri 2008 20:30
[日劇] 打發時間也不賴的《33分偵探》 全劇觀後感
我從小學接觸福爾摩斯到現在,看過的推理作品少說也得用百為單位來計算。作品中會出現的詭計,我從最初的驚嘆、拜服與感動涕零,到現在已經漸漸心如止水。坦白講,能用的詭計都被用爛了,要推陳出新也非易事。於是,推理作品勢必得另闢谿徑,才能擁有另一片天空。
而其中一條谿徑,便是徹底顛覆原本常見的推理架構。
這麼說或許有點籠統,我拿東野圭吾的《超‧殺人事件》與《名偵探守則》為例,我想就很清楚了。這兩本「玩弄」了蠻多本格推理既有的架構,一方面意圖顛覆,另一方面也兼具嘲諷的效果,尤以後者為甚。
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33分偵探》,我腦中浮現的,便是《名偵探守則》。但我得澄清一下,人家《名偵探守則》玩歸玩,推理本身東野還是很嚴謹的哦,天下一大五郎也真的是名偵探哦(雖然是「自稱」)!
- Aug 26 Tue 2008 16:16
[日劇] 33分偵探 第四回
- Aug 18 Mon 2008 15:20
[日劇] 33分偵探 第三回
- Aug 11 Mon 2008 14:57
[日劇] 33分偵探 第二回
- Aug 03 Sun 2008 12:19
[日劇] 完全惡搞風─《33分偵探》第一回

我懷疑鞍馬六郎這個角色是不是編劇參照毛利小五郎創造出來的XD。
原本只要五分鐘就能解決的超簡單案件案件,為了撐足三十三分鐘,所以鞍馬六郎開始他天馬行空的推理,使疑犯數量不斷增加……大概看到這段旁白,就能明白這部作品絕對是走KUSO風格的。
明明兇手已經被抓到,身上還沾染死者血跡,手上還拿著兇器,本人也自首了,而鞍馬六郎卻一口咬定他是為了包庇某人才承認行兇,於是一連串匪夷所思的推理緊接而來。
這不由得令我想起東野圭吾的《名偵探守則》或《超‧殺人事件》,或者是前幾季的《時效警察》。但這些作品最起碼還有「跡」可尋,有「邏輯」可遵守。而《33分偵探》根本是把邏輯徹底打碎,一群人完全沉浸在鞍馬的推理裡,還調查(玩?)得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