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裕,我死活都不寫這集的心得。


看完這集,我家小電的螢幕居然沒有被砸爛,可見我的修養更上一層樓。

我能理解大石靜迫於無奈,必須在八集之內解決原本十集的架構,在情節的安排上自然會有加快速度的鑿痕。我也能接受大石靜受到來自不知何處的壓力非得將峰太與市井醫生湊成一對,好滿足天殺的不曉得是哪個世界的人物的無聊堅持。

但是,這並不代表故事一定得變得做作、虛偽、噁心又荒謬吧!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從小學到剛出社會那幾年,我都習慣以日記紀錄心情。嚴格來講,也不完全算是日記,通常是情緒滿溢時我才會想到它的存在,因此有時它是日記,有時可能是週記。


無論間隔多久,我畢竟維持了十多年,尤其中學、大學時期寫得更是勤快。

這幾天我閒來無事,挖出這一本又一本的日記,讀著讀著,我眼淚居然掉下來。絕不是因為感動,而是驚訝過去的自己怎麼有這麼多不幸、悲哀甚至憤懣的情緒?

可見當時日記本儼然為我發洩的重要管道之一,如今我沒有成為變態真是可喜可賀,因為本子的一言一句,幾乎令我聯想起日本小說經常出現的變態自白。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飲食失調症」對大部分人而言,可能不是一個多熟悉的名詞。但若稍微轉換一下,「厭食症」三個字,應該就較廣為人知了。

《紙片少女》便是敘述罹患厭食症的主角莉亞,在好友凱西自殺與飲食失調的桎棝下,如何掙脫並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嚴格來講,「飲食失調」包含厭食與暴食兩種情況。後者我倒是可以理解,我壓力很大的時候,也會忍不住以吃來發洩。雖然沒到疾病的地步,不過心情是可以體會的。厭食則離我相當遙遠,我無法想像有人會討厭每一樣食物到吞進去就恨不得將它挖出來,挖不出來還輔以瀉藥幫助。或者每樣食物都切得小小的,每吃一口腦中立即浮現它的卡路里數字,追求體重數字之低遠勝於身體健康與漂亮的曲線。

而莉亞所做的事情,遠比我上述所寫更荒誕。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我們在澳門茶餐廳外排隊時,友人指著遠處陳舊的招牌與絡繹不絕的人群說道:


比起時尚豪華的高樓大廈與百貨公司,我還是覺得眼前這副髒髒舊舊、人來人往的景象,更符合我們心目中的香港。

雖然我對香港島矗立的建築嚮往非常,但我不得不點頭贊同友人的看法,因為那也是我心底的話。

香港的發展日新月異,土地的利用值達到最高,山裡能開發的盡量開發,沒有土地就填海製造新生地。儘管我們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可是新文化誕生之際,不代表必須捨棄舊文化。我喜歡香港同時擁有繁華與質樸,多面向的城市人們才會流連忘返。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可能因為事先打過幾支名為「心理準備」的強心針,看完第六回時我並沒有特別的心痛,反而對裕和小葵的互動相當感興趣。


我明白除非大石靜神經錯亂才會將裕掰直,否則裕不可能與小葵有什麼男女間的發展。可是在峰太面前向來溫和體貼的裕,遇到小葵卻整個大爆發,我看得非常過癮。因此,這對「不可能」的配對瞬間引起我的關注。

我不免會想像,如果裕可以接受女人,和小葵完全可以走「歡喜冤家」的模式,多可愛的兩人>/////////<。當然,大石靜若真這樣寫,我大概會翻桌吧!畢竟不合常理的事,觀眾腦補就好,成為事實只會證明編劇腦殘了。

不過,第六回的處理我個人其實很喜歡。岸谷葵的存在宛如黑崎裕的投射,一個是人工美女,一個是同性戀者,同樣受到多數人的誤解與歧視。小葵自暴自棄向裕獻身,得知裕是GAY那般嫌惡的表情,恰恰摑了她自己一巴掌。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看慣中環地帶的高大、時尚建築物,九龍地區似乎顯得較為平民。不過就人潮而言,熙來攘往的程度與香港島並無差異。

那天我們在九龍公園散步、在金華冰廳填飽肚子後,便沿街逛去。熱鬧的人潮從早到晚不停歇,即使在需要上班的星期一也不見消停。

我們大概從金魚街、通菜街(女人街)一路莫名其妙接到廟街。這幾條街並非在同一區域,但我們本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準則,逛到哪裡玩哪裡,反正時間大把的是,交通系統又發達,要迷路困難得很。

「金魚街」顧名思義是專賣金魚的一條街,對於喜愛水族生物的朋友應該可以逛得很開心。雖然我總是把孔雀魚養得死去活來,最長存活紀錄僅僅三個月,可是看著游來游去的生物們我仍然會有眷戀,並負起向友人講解的責任。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東京某個高級地段,有家深夜十一點才開始營業的麵包店,麵包師加老闆只有二人。老闆選在半夜經營的心態令人費解,也不免叫人擔心店家是否虧損。沒想到光臨麵包店的人大有所在,某日甚至闖進一位女高中生,聲稱是店老闆太太的同父異母妹妹,強力要求寄宿。


於是,麵包店形成了麵包師+老闆+女高中生(櫃臺兼打雜兼外賣人員)的奇妙組合,並常在非刻意狀態下,被迫介入別人的遭遇與人生。

《深夜烘焙坊》是以暮林麵包店為中心的短篇集結,每篇短篇看似獨立,但讀到最後會發現裡頭的人物巧妙地串成一個圓,從老闆→麵包師→女高中生→客人們最後再回到老闆身上。

書中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苦痛,一塊麵包、一杯咖啡或許無法解決所有的難題,但走進暮林麵包店,你獲得的絕非僅僅口腹的滿足,更多的是人情的溫暖與安慰。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完這集,我開始感慨自己沒事幹嘛在炎炎夏日自找折磨?這種既被虐但又充滿期待的心情多久沒出現了呢?


隨著集數的增加,編劇漸漸將重心移至BSC眾人身上。

市井醫生家庭不和諧的沮喪、星田醫生因為自尊甚高被現實擊倒、小葵被幸福氛圍強力圍繞卻可預見未來的坎坷等,似乎暗示即便外在再怎麼利用刀械變得明亮,也不代表人生可以永遠光明。

我很喜歡這集星田醫生的大爆發(比上集市井醫生更吸引我),在大街上的崩潰,對照峰太一臉茫然與驚恐,簡直是極佳的笑點。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因為本次香港行我們目標鎖定在大吃大喝上,所以香港的景點玩的並不多。或許這次旅程餘味太美好,我們或多或少都想留一手,好讓下回更有藉口前進香港。

為了暑假還有個六位數團費的德國之旅等著我們,我們的香港行一開始便標榜「精打細算」的精神。除了飲食外,能不花錢的景點最受我們的青睞,當然什麼「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等門票「貴三三」(台語)的地方我們敬謝不敏,反正我們在東京也玩過迪士尼了不差這一次。

出發當天我們下午才抵達香港,等到放好行李前進尖沙咀,已是傍晚時分,剛好來得及觀賞著名的「幻彩詠香江」。

簡言之,「幻彩詠香江」是場燈光秀,透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沿岸建築物的燈光、雷射等,形成一場華麗的表演,每晚固定時間演出,特定時節還會以煙火搭配。它幾乎成了香港的象徵之一,是遊客們趨之若鶩的著名景點與活動。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忍不住還是動了筆,本來想等全劇終再來寫的,畢竟我對編劇大石靜非常陌生(沒看過她的作品),根本不敢放心,深怕她會給我來個亂七八糟的結尾,但看完第四集,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衝動,不吐不快啊>”<!


關於本劇的基本架構,可以參考我為第一回寫的文章(按「」)。

雖然本劇到目前為止收視並不亮眼,可是它卻是今年春季我唯二依照進度追的作品(另一部是《推定有罪》)。我自己也很意外,因為「整形」不像是我會喜歡的主題,原本打算看完第一回,剩下的等全劇結束再來補全。沒想到無聊看了第二回後,居然愈看愈喜歡,整個人不由自主陷進去。

關於「整形」,大石靜並沒有刻意鼓吹,朝光明路線前進,但也未一味否定,往陰暗處刻畫。事實上,她不過是將現況以個案,加上診所醫師、護士們的遭遇,結合在一起,簡單的呈現罷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對《人骨拼圖》的印象,是來自2000年由丹佐華盛頓與安潔莉娜裘莉合演的電影。電影的刺激程度我毋須多提,儘管我對於片末路人化的兇手感到憤怒,也不能抹煞整體的可看性。


之後沒多久皇冠開始代理出版傑佛瑞‧迪佛的「林肯‧萊姆」系列,讀者們終於有機會一睹林肯與艾米莉亞的原著丰采。

當年我也是躬逢其盛的一員,《人骨拼圖》與《棺材舞者》如今還好好地躺在我家的書櫃上。可惜我只有用「金錢」參與,書買了我根本沒讀,這麼一拖,居然拖了有七、八年之久。若非這次皇冠改版,我報名試讀,我想我早就忘記還有這麼兩本書靜靜窩在我的書櫃裡。(事實上,我確實忘記了,收到試讀本才驚覺原來書幾百年前我早買了)


時隔多年才翻開原著算是一種緣份也是幸運,因為電影版的印象在我腦海已經淡去,我可以用全新的心情來閱讀小說版本。況且,電影版與原著的兇手並不相同,依然可以享受猜測的樂趣。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人說:「上帝最大的公平,就是對每個人都不公平。」有人生來強悍,有人懦弱。有人因外在環境而變得勇敢、自立,有人則被「訓練」得膽小怕事。這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不公平」,並不容易突破與改變,除非受到極大的刺激,才有可能翻盤。

2隻老鼠》的主角們便是如此。

雪麗與她的母親性格溫和,在歷經學校的霸凌與丈夫的拋棄,使她們對外界的施壓毫無抵抗之力,宛如老鼠般,一遇見人類,不是拔腿逃跑,便是任人宰割。外在對她們而言,充滿險阻與痛苦,她們寧可窩在遠離塵囂的小屋裡,日復一日過著平淡無味的生活,也不願與任何人事物多有接觸。

然而,一名小偷的出現,徹底顛覆她們寧靜的世界。原來,老鼠也可以不再是老鼠,化身為猛獸都不足為奇。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會看《3rd Rock From the Sun》,是因為Joseph Gordon-Levitt。在《全面啟動》裡,這位守門人(the point man)Arthur引起我莫大的興趣。網友提及他幼年曾參與這部經典的影集,加上題材有趣,我二話不說便找來觀賞。


不看還好,一看突然勾起我若有似無的回憶。如果不是既視感作祟,我小時候肯定看過這部劇。當年電視台播了不少影集,我印象最深的有《百戰天龍》、《大榔頭》、《飛越比佛利》等,但這部被譯為《歪星撞地球》的《3rd Rock From the Sun》,卻無法立即在我的大腦資料庫被搜尋到,頂多在多年後看到影像時,才在眼前閃現幾道浮光掠影。

這樣也不錯,起碼成年後我可以一種嶄新的心情來觀賞它。

本劇敘述四個外星人為調查地球人的種種,喬裝成藍星上的一家人,卻因為不熟悉藍星的風俗習慣,導致狀況頻出、糗態畢現。劇名「3rd Rock From the Sun」指的就是「地球」(距離太陽的第三顆行星)。更有趣的是,四名外星人的實際性別、年齡與他們選擇的地球人容貌有所出入,因此造成更大的「笑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死者喝的水》是島田莊司繼《占星術殺人魔法》、《斜屋犯罪》發行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一本迫於生計不得不向主流低頭的創作。島田寫作初期,社會派大行其道,本格風如《占星》、《斜屋》自然難以在其中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想堅持作家這條路,島田不另闢谿徑是不行的。因此,《死者喝的水》一書便應運而生。


雖然本書披著社會派的外皮,但骨子裡依然是島田擅長的獵奇風格。故事從送到北海道的兩箱箱屍開始,一連串的謎題陸續浮上檯面:箱屍如何分解、運送、嫌疑人的行動矛盾、無動機的殺人是否存在等。

書中運用大量的時刻表詭計,對於不諳此法的台灣讀者,應是痛苦的閱讀經驗,況且島田這回又沒在書中附上任何時刻表格,讀下來只覺如墜五里霧中。

雖然我對該詭計興致缺缺,但島田不愧是島田,總能寫出令人動容不已的犯案動機,使本書仍具有一讀的價值。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步飛驒古川時,偶遇的小貓咪)

四月初我「獨自」前往南京這件事,直到出發前,並未告訴任何人。雖然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但不告訴同事,是因為本人工作特殊無法說出口;不告訴家人,是因為不想讓他們擔心。有過江南與香港的經驗,我家老媽似乎認定我又再次攜伴出航,所以沒有特別打探。我正竊喜這次可以不用解釋太多且不用承受她憂心的語氣時,出發當天他們載我到機場,我老媽順口問了一句:「你同學到了嗎?」


我有種差點滑壘成功卻被裁判宣判出局的挫敗感,不得已只好坦誠以對。可能多年前本人的日本行已經令我媽練就不驚不乍的本事,這回她倒是淡定,僅僅無法理解地問說:「你一個人不會無聊嗎?」

你一個人不會無聊嗎?

這個問題滿多人問過我。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設計殺人》是我接觸陳嘉振的第三部作品,異於《布袋戲殺人事件》與《矮靈祭殺人事件》,這次《設計殺人》並未融合台灣本土事物,反而選擇我陌生的「設計法則」,運用於「殺人」與「謎團」上。


本書採二條主線寫成,一是號稱「奪命設計師」的殺人犯在台北市內連續奪走多條人命,警方為破案焦頭爛額;二是兇嫌自述犯案過程。這種寫法並不鮮見,相信長年閱讀推理小說的讀者多少能感覺到作者別有意圖。究竟浮出檯面的人物是否真為兇手,抑或案件背後隱藏更深不可測的水?讀過後便見分曉。

做為「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入圍作的《設計殺人》,最使我耳目一新的是原來這些所謂「設計的法則」實施於殺人一事上,看起來竟無違合感。殺人成為「設計」工作的一部分,令我想起《偵探學園Q》的冥王星組織。雖然我絲毫不認為這可稱為藝術的一種,但當作者精心將每條設計法則套用於犯罪計畫時,仍不免感到欽佩。

而書末不斷轉的真相,儘管是意料中事,還是帶給我不少驚喜。不過我不得不說句實話,本書單就詭計、架構,我是很喜歡的。問題是,那該死的愛情情節頓時使本書的評價少掉好幾顆星。我並非討厭充滿粉紅氣泡的氛圍,但我絕對無法接受矯揉做作的戀愛故事。周智誠警官對姜巧瑾的迅速沉淪、姜巧瑾不斷地回憶失敗戀情的過往,在在令我感到刻意與不耐,作者的描述缺少渾然天成的美感。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今年春季日劇我第一部看的竟是《整形艷后》,這都要感謝緯來日本台的迅速進貨。雖然一開始我不是抱著多正直的心態來看這部作品的就是了
XD


本劇敘述主角岸峯太郎(佐藤隆太 飾)為了還清父親的債務,年紀輕輕就考上美容醫師的他,從大學醫院轉戰至知名且年薪千萬的美容診所BSC。但峯太郎始終無法認同將「美麗」與「生命」劃上等號的想法,因此屢屢與診所同事處不來。

該家美容診所,除了麻醉師外,從上到下的員工個個身上臉上都曾經動過刀,這種並非因為疾病而對身體刻意傷害的行動,峯太郎簡直無法接受。甚至,在峯太郎眼裡,整形醫生根本算不上所謂的「醫者」。

然而,對於診所內其它的醫生、護士們而言,追求完美是理所當然的事。院長(佘貴美子 飾)也說了:「臉似命脈」,有人可以因為臉上的痣而生出死亡之意,那麼為患者除去障礙的醫生為何不能被譽為濟生扶死的醫生呢?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從去年夏季看完真人版drama,我就很期待續集的出現。不過這次我沒有等到續集,有SP也不錯,況且是我最愛的新一與平次的合作,消息一放出來我忍不住灑花。


真人版drama我給的評價頗高,一方面是因為溝端淳平的工藤新一非常合我胃口,有原著角色的聰穎卻沒有他的尖銳傲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情節囿於每集時間不長反而寫得精鍊出色,尤其第九集新一與平次的互動更是一躍成為我最喜愛的一集。因此SP打出兩人的再次相會我自然不容錯過。

可惜,我太高估秦建日子了。早在他將《怪鳥傳說之謎》寫得慘不忍睹時,我便該發現他根本不擅長寫長劇。

這回的《拍戲現場殺人之謎》共包括二個案件,其一是改編自原著工藤新一的第一個案件(一萬米高空的密室殺人),這個案件基本改得平平穩穩,毫不悖離原著。其二是秦建日子自創的「拍戲現場殺人之謎」,詭計之貧乏無味我甭提了,但我不明白的是,電視台經費不足嗎?為什麼現場只有一個京都警察辦案?沒有鑑識人員沒有其它辦案者?拍戲現場更是冷清得嚇人,反正一眼就可以看出兇手是誰所以沒必要多點幕後人員嗎?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四天下來,我們已經盡可能將胃容量擴展至我們所能撐出的最大限度,恨不得裝進所有看得到的美食,即便可能衝破肚皮也毫無怨悔。

不過令我意外的是,吃成這樣我居然還用不著胃藥,肚子也沒啥不舒服。比之江南行沒吃什麼好料卻得連吞兩晚的藥品才能讓肚子舒服的經歷,香港遊又多了一筆好回憶。

以往出國我不會為食物拍照,總覺得這種行為蠢到家了,但來到香港,面對各式各樣的食物,確實難以抑制為它們留下紀念的衝動。

以下我盡可能圖文並茂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吃過的店家與食物,數字代表排名,從最差到最好。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我想下面這個廣告可以表達出多數人對於香港旅遊的最初印象,我也不例外。



當然,香港絕非只有「買東西、吃東西」這麼欲望性的價值而已。但無可否認的是,Shopping與美食確實是它吸引遊客的兩大主力。

我與友人在出發前就很明白我們的經濟實力與需求,所以Shopping一事我們完全不看在眼裡(因為是窮老百姓),品嚐美食才是我們前往香港最想完成的大事

不過,人生地不熟的我們,只能倚靠旅遊書籍介紹的餐廳。短短四天要勇於開發、嘗試新店家不是易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比照不同的書籍,找出共通推薦的店家,加上同事的介紹,來保證食物的美味。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