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KIES》讓我想起去年看的《螢之光》,當然不是指內容相似,而是帶給我的經歷太像了。這兩部戲的第一回,都未曾令我想要積極的追下去,可是一旦看了第二回,整個人就如頑石點頭般,突然頓悟,接著沉浸其中,再也抽身不得。

《ROOKIES》第二回我幾乎是一邊哭一邊笑才看完的,從安仁屋去找張本,川藤聽見安仁屋嘲笑張本的夢想,而要他收回話開始,我的淚幾乎一路沒停過。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2) 人氣()

《十一字殺人》是一本乍看標題會令人興奮的作品,當初我還聯想成會不會是什麼特別詭譎的殺人手法,但事實上不然。「十一字殺人」本身,不過是代表兇手內心滿滿的殺意罷了。

閱讀之初,我便知道這是東野圭吾早期的作品,所以會有興奮感,或許也源自於此。早期的東野作品仍會蘊藏著本格的味道,對於詭計尚能花較大的篇幅詳加策畫(如《放學後》、《畢業前殺人遊戲》等),因此,我確實期盼能在本書得到這方面的滿足。

然而,又再一次「不然」了。

本書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詭計,或者說,那根本稱不上詭計。但奇妙的是,我卻很喜歡這部作品,甚至勝於東野某些晚期的作品。東野圭吾晚期的作品,總是充斥著滿滿的沉重與宿命,說實在的,這也沒什麼不好,可是我不希望學會適應這種永無天日的悲哀。若是東野早期的作品,固然也撇開不了類似的情緒,可最起碼,氛圍可以平淡一點,即使東野在耍悲沉時,力道也會輕一點。

《十一字殺人》描述的是女主角因為男朋友被殺一事,而深入追查事實真相的過程,在這其中,女主角卻意外發現另一樁看似意外卻可能是謀殺的海難……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已經記不得何時如此積極、一口氣把一套劇集在短時間之內追完……對了,上一次應該是《螢之光》吧!這次我就獻給了《法證先鋒》。

很早之前我就知道這部作品,也讀過人家的推薦,但我總心想,CSI之類的東西我還嫌看得不夠多嗎?最新幾季我還沒機會消化,哪還有時間去碰這套劇集。

直到某個星期日早上,我意外地轉到TVBS-G,剛好看到姦殺案兇手用計想殺死緊咬住他不放的警察,我整個人興致都來了,於是趕緊找到這部作品,沒日沒夜地從第一集一路追趕到最後。


事實上,TVB拍攝這類作品應該是得心應手了。以前的《刑事偵緝檔案》(四部),到後來的《鑑證實錄》(二部),我都追得徹徹底底,刑偵前三部我更是看了不下三遍。TVB向來擅長將情感融入於案件追查當中,我認為這甚至可算是港劇的一大特色。刑偵一或許還好,著墨主角情感的部分還在拿捏當中,但第二部之後,包括後來的《鑑證實錄》,主角們的感情世界,有時候甚至可以凌駕案件本身。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如果你喜歡茱蒂福斯特在《顫慄空間》的表現,我想你也會喜歡在《空中危機》裡一心一意保護女兒的茱蒂,只不過這次茱蒂的女兒不在身邊,而是憑空消失在三萬英呎的高空中。

茱蒂飾演的凱莉是位飛機技術人員,因為丈夫意外過世,打算與年僅六歲的女兒茱莉亞帶著丈夫的棺材從柏林飛回紐約。
哪知一上飛機才過了三個多小時,睡著的她剛醒過來,就找不到她的女兒。全機上的人員(乘客、機組人員)全稱未見過茱莉亞,甚至經查詢後,根本沒有茱莉亞的登機資料!


人不可能憑空消失,何況又在三萬英呎上的巨大密室!
對我而言,這部戲的賣點就在此。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與其說這部作品是推理作,倒不如說是散發著推理味道的恐怖小說!?不過它的恐怖程度倒只是令我感到不快而已,不會像貴志祐介那樣使我頭皮整個發麻。因此我不由得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口味,是不是又變重了?
(以前明明很排斥這類作品的說...)


儘管只是感覺不快,這種「不快」也是有程度之別的,顯然前幾篇〈暗黑系〉、〈斷掌事件〉、〈土〉讓我特別地不舒服。從犯罪者的角度描述心境、事件我是看多了,連綾十行人的《殺人鬼》我看完都可以面不改色地吃午餐(雖然看的過程有點受不了),照理乙一這幾篇應不足以影響我太多。然而在閱讀的當下,就是感到厭惡。沒有理由地想要殺人、傷害人、埋人......

沒有理由...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能面殺人事件,是我接觸高木彬光的開始。

即使從未讀過他的作品,我也大約知道他在日本推理界的地位,所以我深信他的作品不會帶給我失望。


不過此書讀到二分之一時,我已經快受不了高木彬光筆下的那個『自己』了。

他化身成為書中的『高木』,不管是扮演何種角色,我個人認為都應該擁有一份「守口如瓶」的職責才是啊!
倒不是說他事先對案情揭露什麼,而是他居然把別本推理小說的兇手或犯罪手法大剌剌地在書中披露出來,我差點想摔書。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對我而言,花君算是一部「有始有終」的作品。

所謂有始有終,指的是開頭和結尾都非常好看。至於中間呢,呃……起起伏伏啦!從第四回開始,我就看得不是很專心,要不是為了中津、為了宿舍裡那群寶貝,以及最後一集的女僕裝(笑),我可能撐不下去。

先談談我對這部戲不滿意的地方。

第一、「線路」有問題

這部戲分成兩條線在進行,這樣並沒有不好,問題是:很明顯地,這兩條線配合得頗拙劣。瑞稀為了佐野付出,期望他能回到跳高場,這部分的氛圍是沉重的;而三個宿舍的寶貝們每每歡天喜地的辦活動、耍白痴,卻是歡樂到不行。兩者宛如黑夜與白晝,要並存談何容易?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夢回綠園》是一部很老的漫畫了,老到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想改編它。

當然,我喜歡這部漫畫,不然中學時代的我,不會閒著沒事把一套全11集的漫畫看個兩遍以上,雖然現在內容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唯一記得的是(應該說印象最深刻),男主角蓮川一也,被邪惡二人組(光流和忍)欺騙,誤以為和他同一個房間的室友--如月瞬是女生的那幕。

然後當如月從男廁出來,一也還沒反應過來,愣了幾秒才尖叫~~
結果宿舍眾人居然在開賭盤,賭一也何時會發現如月是女生(笑)。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發現愈到後面,卯起來變壞的已經不只要潤一個人了XD,劇中大大小小的配角根本也和要潤快要成同一等級。

就拿一開始的小櫻和編輯長的對話來說吧──

你相信有宇宙人嗎?在車站有人這麼問我。(小櫻)

是有人向你推銷吧!(編輯長)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距離上次進電影院少說也半年了吧!
總覺得從打理好門面、花時間騎到電影院,再買些吃的喝的,接著乖乖坐在大螢幕前的過程,愈來愈令我難耐。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懶!

於是,漸漸地,對電影這門藝術也冷感了起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這回的岡村醫生帥到爆啊~~~~~~~~

無論是站在一個心理諮詢師,或暗戀聰子的男人立場上,他都正直、可愛到令人無法不喜歡他。因此這集我的目光幾乎鎖定在他身上,連一向閃閃發亮的聰子我都忽略了。 



岡村向金杉提到他的過去時,我心裡就想說再多講一點,我很想知道岡村以前是個怎樣的人,家庭又是如何。不過顯然岡村留了一手,只提到他轉換跑道一事。當他提及他從一家大公司毅然決然辭職時,我腦海裡立刻切換到《螢之光》的部長畫面(笑)。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很早之前我就得知《二十世紀少年》要電影化的消息,
當時第一個念頭是:那《MONSTER》呢?
第二個念頭是,《二十世紀少年》真的可以拍成電影?

結果證明,只要有心,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

聽說《MONSTER》的電影版權被買走了,不曉得是真是假,我的天馬醫生終於有機會真人躍上大螢幕了嗎?(笑)

話說回來,我倒是萬萬沒想到《二十世紀少年》會電影化,就像賢知沒有料到小時候一時興起寫成的預言之書,最終竟會主宰整個世界!我有時候很怕浦澤直樹會突然在最後告訴我說,其實一切都是賢知在作夢。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總算把三本耳語系列讀齊了,
看完黃昏這本,我覺得沒有前面兩本好看。
(不過,黑色和紅色我的評價也不高就是了)
講一句比較尖銳一點的,
《小丑的安魂舞》像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故事的鋪陳並沒有什麼特別出人意表的地方,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起初我對《你不是犯人吧》這部作品並不看好,相較於同類型的偵探劇,《PUZZLE》反而是更亮眼的。但一路看下來,這兩部作剛好呈現相反的趨勢,《你不是犯人吧》我愈看愈喜歡,笑點自然不做作,要潤和貫地谷的搭配出乎意料地愈來愈合。至於《PUZZLE》,則是有點後繼無力,我還是很喜歡石原里美的雙面性格,有些笑點也還可以,但好像也只有這樣了。 


《你不是犯人吧》第四回的謎題比前三回難了一點,原本我猜測是某人與兇手配合才殺了被害者,可是人數不合。萬萬沒想到是整個劇團都淌進了這趟渾水,製造了他們所謂的「完全犯罪」。

照慣例,我的心思多半還是放在兩位主角與其它配角的互動上XD。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喜歡棒球,因為常被我家老爸老弟那突如其來的尖叫聲(看電視棒球)氣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所以本季名單一開,《ROOKIES》是我連瞟一眼都沒有興趣的作品。即使在日劇版上看到沸沸揚揚的討論,我仍持觀望態度,況且第一集就一個多小時,嗯……時間很寶貴啊(汗)!

後來是被某人拖下水的,想說好吧,就看個一集,我要看看我現在對熱血運動劇還能不能有感覺。

結果不知不覺落淚了,我被御子柴在河邊哭說著想打棒球的表情感動了。小出惠介演得真好,我再也感受不到真澄或律師的味道(我上一次看他的作品是交響和佐佐木夫妻)。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這幾年日本、韓國的戲劇走到了一個微妙的境地,大概是劇本遇到了瓶頸(但這不光是日韓的問題,我覺得根本全球化了...汗,好的劇本可遇不可求),只好向外尋求。除了自家的漫畫、小說、遊戲通通拿來改編外,連其它國家成功的作品也買來自己改。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別人的經驗與成功的作品拿來模仿我認為不是壞事,若能夠造就另一部更好的創作,未嘗不可。

然而,改得好就算了,改成四不像就令人想開扁了。

改得爛爆了的作品我不想談,只是想來談談最近知道的兩個消息。

第一是《魔王》的日劇化。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我得知蘭曉龍這位作家兼編劇,是以《士兵突擊》為起點。 

《士兵突擊》帶給我的感動就不用多說了,直到現今仍然不曾褪去。當初我看完電視劇,第一個念頭便是把原著買回家。我想知道電視劇中留白的部分,更想知道劇中角色的原型為何。

有趣的是,書是買回來了,但我卻會下意識特別專注於劇中曾出現過的劇情。對我而言,戲劇的威力顯然還是勝於原著,沒有辦法,凡事都有先來後到,這點我無法控制。

《士兵突擊》也可以說是我接觸對岸小說的開始,以往除了同人文和論文參考資料外,我幾乎沒有機會、也沒有興趣了解內地的作品。畢竟兩岸在這方面的交流不算多,儘管販賣簡體書籍的店家是一間接著一間開,但我會逛這類書店絕大部分是為了撰寫報告的參考書籍。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這幾天整理了一下我的相本,翻出了多年前去日本的點點滴滴。

截至目前為止,我出國只到過日本,護照上的五次出境紀錄,全都獻給了這個孤懸於北方的島國。

上至北海道,南到九州,一些重點大都市我都跑過。一次跟團,其它四次不是跟同學自助,就是一個人背著包包到處晃。

每個都市都有它的特別之處,但是最常叫我想起的,是日光。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一開始對PUZZLE有著很高的期望,當然也不可免俗地犯了「期望愈高,失望愈大」的毛病,誰叫它和圈套是同一個編劇呢? 

坦白講,圈套在我心目中是經典中的經典,從來沒有一部日劇可以叫我反覆再反覆地看了N的N次方遍以上,有一段時間圈套甚至是我的三餐飯菜,也就是我吃飯時一定要有圈套的陪伴。(目前可與之抗衡的大概也只有古佃任三郎了) 




在圈套的雞蛋終於孵出小雞後,我也清楚不能再期待它有第四部了(如果由小雞變成大雞,不曉得電視台願不願意再製作……汗),因此PUZZLE的出現是一線曙光。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不知道是天生還是後天環境使然,我覺得我渾身細胞裡,找不出一絲一毫關乎生活情趣的嚮往或積極。

當同學興致勃勃大談她如何布置新家,並帶領我參觀,我在嘖嘖稱奇之餘,卻從未想過該如何裝飾一下我那單調到極點的房間。

同事的位子永遠亮麗而有型,桌上是一缸缸會發亮的魚類動物,我看了著實羨慕(因為魚很漂亮),但也不會想要整理一下自己混亂中其實有序(騙人!)的桌面,或者設法增添一下新意--養個小動物或植物之類的。

我覺得我真的一點生活的情趣也沒有,骨子缺乏浪漫的細胞,雖說看書看戲可以哭得比別人厲害,可這只能說明我的淚腺發達,情感總是比別人早一步發作罷了。對於生活,我沒有太多的想法。

不過,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嘆),還是因為壓力需要發洩口,我現在開始會想弄些東西讓自己樂樂。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