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懸疑類型的作品,我向來青睞單元劇的形式。一或二集一個案件,看起來既沒有負擔,又能迅速進入情境,對編劇的挑戰性也比較小,畢竟這個案件不精采,還有下個案件能扳回一城。
然而,若能用整整一部作品來談一件(或數件連續)謀殺案,並寫得精采的話,將是觀眾的幸運與編導驚人的成就。這種幸運我幾年前曾獲得過,大陸劇《沉默的證人》以二十幾集的長度,來構築一宗宗連殺續殺人案,故事相當出色,編劇姜偉的大名自此烙印我腦海。之後我對這類型的作品非但不排斥,還相當歡迎。
因此得知《The Killing》的架構,我沒有半點遲疑便開動,不到兩個星期便將二季共26集悉數解決。
《The Killing》是由美國電視台AMC製作的劇集(二季完結),翻拍自丹麥大受歡迎的《Forbrydelsen》(電視劇)。不同於《沉默的證人》以犯罪心理為主軸解決的連續殺人案,《The Killing》整整26集講的是一名17歲少女Rosie的謀殺案。
- Dec 23 Sun 2012 00:15
[美劇] The Killing(謀殺) season1-2 觀後感
- Dec 19 Wed 2012 00:02
[遊記] 龍蟠虎踞南京行04:不如相忘於江湖
(莫愁湖畔)
南京雖然是丘陵地形,低山崗地佔了總面積的1/2以上,但湖泊、河流卻不在少數。當年諸葛亮來到南京,望鍾山與石頭山而感慨龍蟠虎踞,認為此地為「帝王之宅」,使得南京名聲大噪。不過我卻覺得幸好南京還有長江、秦淮河貫穿其中,眾多湖泊更為它增添一分柔美,否則只有硬邦邦的石頭構築出來的城市未免單調無味了點。
南京春天最美的風情,除了各處隨風飛舞的花朵,就屬湖泊上瀲灧的水光了。
這趟旅程我共參觀了玄武湖、莫愁湖、明孝陵的紫霞湖與淵源流長的長江。
- Dec 14 Fri 2012 12:48
[武俠] 電視劇VS原著-古龍《邊城浪子》 讀後感
因為電視劇《天涯明月刀》的熱播,我忍不住翻起古龍的原著。在閱讀之前,我已聽聞不少關於電視劇與原著差異甚大的批評,因此我並沒有什麼期待心理,只是單純想知道小說到底是怎麼安排、電視劇究竟改編的幅度有多大。沒想到不讀還好,一讀居然萌了我一腦子血啊!
這就像我本來只想看場電影散散心,沒想到戲院還貼心附贈我可樂和爆米花(欸?)。明明我想看的是傅、葉兩個主角的互動,古龍大師大筆一揮順便送了我小李飛刀和飛劍客的堅情,害我在辦公室閱讀時必須極力壓抑我臉上詭異的微笑免得嚇倒一票同事。
言歸正傳,古龍的小李飛刀系列共計五部作品,作品之間角色們有傳承關係,所以每部作品的主角並不相同。《多情劍客無情劍》以李尋歡為主角,《邊城浪子》由葉開與傅紅雪共同擔綱,《天涯明月刀》與《九月鷹飛》則分別由傅、葉兩人為主,《飛刀,又見飛刀》聽說李尋歡的孫子李壞一躍為主角。
電視劇雖題名為「天涯明月刀」,但大部分的情節更接近《邊城浪子》,也唯有《邊城浪子》同時出現葉開與傅紅雪,因此在我對小李飛刀系列一點概念都沒有、只想多看點傅、葉的故事之下,便不加思索借了《邊城浪子》回來。
- Dec 12 Wed 2012 00:56
[閱讀] 莎賓娜‧貝爾曼《潛進世界中心的我》 讀後感
「凱倫,聽好這點,而且永遠不要忘記,千萬不要讓任何人說你智能不足。你不是智能不足,你只是與眾不同。了解了嗎?凱倫?」
《潛進世界中心的我》有個特別的女主角,初登場的她不會講話,甚至不穿衣服,餓了抓起沙子就吃,渾身髒兮兮如同野人一般。她的阿姨初次見到這個小女孩,內心滿了悲憫。這個姊姊留給她的唯一親人,竟是人生最大挑戰之一。於是她發揮不亞於蘇利文老師(註)的超強毅力,開始了凱倫的重返人類訓練計畫。
凱倫雖然被母親遺棄,卻因為阿姨伊莎貝而獲得重生。她並非智能障礙,只是有自閉症。幸運的是,她屬於自閉群中天才的那一小部分人。
儘管如此,凱倫在人際關係上依然無法媲美一般人,不過憑藉她出色的記憶力與創造力,她終於闖出了一片天。
- Dec 07 Fri 2012 06:30
[閒聊] 《天涯明月刀》相關同人文&同人MV
本文與其說是介紹,毋寧更像是紀錄。
《天涯明月刀》是大陸暑期播映的劇集,中視前一陣子也剛好播畢。本劇改編自古龍的小說,若你是原著迷的話大概會恨不得宰了編劇,若是腐女的話,應該會看得眉開眼笑(咦?),若兩種身份兼有之,呃……至少會明瞭古龍的小說會被視為古代BL作也非其來無自(喂)。
關於我本人怎麼會迷上《天涯明月刀》的同人作品,其血淚(?)過程可參見「此文」。這部劇集算破了我的紀錄,未看劇之前就先徹底迷上同人,我始料未及。
不過後來我還是補了點劇,挖了原著來看(傅、葉相關的作品有三部)。老實說,《邊城浪子》好悶,書裡的傅紅雪比劇中的更令我不耐,每每看古龍描述他跛腳走路的模樣,我就有種想撕書的衝動XD。葉開則還好,只是我仍偏愛劇中那個活潑愛哭的小葉子XD。《九月鷹飛》以葉開為主角,我尚未啃食,《天涯明月刀》以傅紅雪為主角,我八成是不會找來看了(遠目)。
- Dec 05 Wed 2012 00:30
[閱讀] 永生的悲慟-重松清《十字架》 讀後感
在聖經中,「十字架」的涵義代表主耶穌將自己做為祭物獻給神,為全天下的罪人而死,藉此人類自亞當墮落後,終於有機會與神和好。
而重松清的《十字架》則描述一名遭霸凌的少年,被全班同學有意無意視為祭物獻給霸凌者,以至於死。諷刺的是,主耶穌的死亡拯救了千萬的罪人,但少年的死,卻只能使活著的人從此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永無放下的一日。
我原以為本書著重描述霸凌的過程,但事實上比起少年如何因霸凌走上絕路,作者更在意被留下的人如何面對晦暗不明的未來。少年在自家庭院上吊自殺後,留下一封遺書。書中除了點出霸凌他的兩名主要同學,也寫上他最好朋友與暗戀女孩的名字,於是這封信成了這四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霾,也徹底改變他們的人生。當然,自殺少年的家人更因此失去微笑面對將來的機會。
閱讀這類作品,我往往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氣。即使我求學時代未曾遭遇霸凌,卻也能想像那種近乎撕裂心肺的痛苦與折磨,可是我卻無法體會在一旁冷眼旁觀、見死不救的人(包含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心情。我並非指謪,我明白旁人之所以不伸出援手的恐懼,卻無法理解當同學自殺後,他們將如何面對被貼上「冷酷旁觀者」標籤的自己?
- Dec 02 Sun 2012 00:05
[閒聊] 本末倒置的觀賞順序
看到上面這張劇照,可能有人知道我最近到底在沉迷什麼了>”<。
依照以往淪陷法則,我應該是先看完劇集,被劇中角色情節迷得神魂顛倒,進而開始大量搜括同人文、同人圖、同人MV等,然後狠狠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一長段時間。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順序出現了問題,我猜大概是介於《學警》系列與《少年四大名捕》這段期間。當時我只看了《學警雄心》與《少四》前半段,便沒日沒夜沉浸在文翹與追命本命的世界裡,每天一開電腦就是猛刷「少四後援站」的論壇,後來更是將魔爪伸向演員其它作品的角色配對,天曉得我根本連這些劇集都沒看過就一頭栽進同人文裡出不來啊!!
原本我以為這是個別現象,可一不可再。哪知最近變本加厲,我居然連劇都不用看,就直奔同人世界了。
- Nov 30 Fri 2012 00:47
[閱讀] 始終如一的溫柔-宮部美幸《千代子》 讀後感
距離我上一次閱讀宮部美幸的作品,時隔已經兩年。兩年來,她的中譯本發行在台灣沒有斷絕過。宮部的小說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個很令人安心的存在,因此我總覺得無論何時再翻閱,都不會太遲。沒料到驀然回首,才驚覺我已有兩年沒碰她的書了。
《千代子》一書收錄宮部美幸從1999-2010年的中短篇作品,共計五篇。雖然橫跨二年的時間,五篇作品風格不一,溫馨有之、惋惜有之、疑懼有之,但主題均涉及超自然現象。
宮部的作品一向帶給我光明的印象,即使悲慘如《模仿犯》,最終依然存有一線曙光。宮部不像桐野夏生,她絕對不會把路堵死,這也是我青睞宮部過於桐野的原因之一。
本書的五篇作品,除了〈聖痕〉、〈雪姑娘〉比較沉重外,其它三篇儘管有些悲傷,卻全然不失希望與溫柔。
- Nov 28 Wed 2012 00:45
[閱讀] 有限,是最美好的禮物-米奇‧艾爾邦《時光守護者》 讀後感
我從未接觸過米奇‧艾爾邦的作品,那本暢銷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是拜舞台劇(註)之賜,我才有機會知道。我向來不喜歡所謂的暢銷書,總認為吹捧的意味大於實際價值。然而,讀完《時光守護者》,我有點明白米奇的作品能登上排行榜絕非因為炒作或好運。
在本書,作者以看似單純的三個人物與架構,述說了一個平凡卻珍貴的道理。
多爾,遠古時代的人物,發明了測量時間的工具。因失去摯愛爬上巴別塔,被困在時間的流裡,從此春夏秋冬與他無干。
維克特,富有的老人,擁有深愛他的妻子,卻因罹患不治之症,妄想停住時間,離棄家人,好創造第二人生。
- Nov 23 Fri 2012 00:00
[感言] 親愛的,生日快樂
- Nov 19 Mon 2012 00:56
[遊記] 龍蟠虎踞南京行03:固若金湯明城牆
(台城)
出發之前,曾有網友建議我選擇南京的一段城牆,來段健行之旅,我默默敬謝不敏。可是當雄偉的城牆矗立我眼前時,我多麼期待走在上面的感覺。事實也證明,步行城牆的愉悅超乎我的想像。
南京的城牆建於明初朱元璋時期,是目前世界遺留下來最長的城牆。隨便坐一段公車,都可以看見它的遺跡。與一般我們想像的四四方方城牆不同,南京城牆是依據其地勢而建,依山傍水,整體呈現不規則形狀。
據說當時朝廷錢不夠興建,朱元璋找上巨富沈萬三。傳言沈萬三擁有聚寶盆,故能聚斂大筆錢財。傳說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後來南京最大的城門便取名為「聚寶門」,聽說底下便埋著沈萬三的聚寶盆。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更名為「中華門」,這也是我開始南京城牆的第一站。
我在南京平均每天走路10小時,全身酸痛是常事,尤其是小腿到腳踝的部分。儘管如此,漫步城牆的滋味至今我仍十分懷念。
- Nov 17 Sat 2012 00:30
[漫畫] 2012年1-6月 漫畫短評
本文計有:
佐藤文也&天樹征丸-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遊戲館殺人事件〉
高橋美由紀-九號殺手‧湛藍任務5-8集
加藤元浩-C.M.B.森羅博物館之事件目錄17
加藤元浩-神通小偵探38
外海良基-Doubt疑懼1-4(全)
- Nov 15 Thu 2012 00:12
[英劇] Wire in the blood(心理追兇) season1 觀後感

我一向喜歡探討犯罪心理的劇集,所以落落長的美劇我幾乎沒有一部能堅持下去,除了《Criminal Minds》。連早期我相當欣賞的《NCIS》都在第五季敗北,CM卻能堅持不懈留在我的待追名單上,可見它的魅力。
- Nov 13 Tue 2012 00:24
[遊記] 龍蟠虎踞南京行02:春城無處不飛花
(紫霞湖畔的梅花)
文學院出身的學子,可能多少都帶點詩情畫意的浪漫情懷。即使如我這般自視理性的傢伙,也會嚮往詩人筆下如煙似霧的春天情景。
今年一月前往蘇杭,舉目所及盡是蕭瑟,毫無生氣的殘綠映著枯枝,卻有一種說不上來寂寥的美。當時我就在想,連冬天都可以有這番景致,若春意降臨這片大地,將是何等美景!
沒想到我果真在春天踏上江南之地。雖然被諸葛亮譽為「龍蟠虎踞」的南京,比起蘇、杭,多了一分剛毅,少了一分柔美,但春神來臨之際,南京倒是毫不扭捏展現它嬌媚的一面。
台灣地處亞熱帶,尤其我住在南部,更難體會何謂四季分明。我們總是一下子進入酷熱的夏天,又一下子迎接凜洌的冬天。春秋兩季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模模糊糊。
- Nov 11 Sun 2012 00:56
[心情] 出走與放逐
(雲林 東勢林場)
幾個星期前我好不容易排好明年寒假倫敦、香港的行程(感謝網友們的幫忙),想說心口的大石頭總算可以放下,但沒想到這一放下,我卻感到一陣失落。
加上最近工作幾乎快把我逼瘋,每當我坐在電腦螢幕前,我的大腦就會不停叫囂著:逃開這個狹窄的空間,離熟悉的世界愈遠愈好!
於是我養成每隔幾天就上網刷背包論壇與各家旅行社網頁的習慣。
倫敦行尚未來到,我已經開始計畫明年清明連假的去處:泰國的曼谷。原因說出來大概會很好笑,我想去曼谷的理由只有一個:
- Nov 09 Fri 2012 09:28
[情報] 《神劍闖江湖》真人電影版 佐藤健來台事宜&冬季日劇日九出演(11/16更新)
老天,標題有夠長的。
之前得知12/7《神劍闖江湖》在台上映,我興奮到不行。心裡妄想著小健會不會趁機來台灣呢?不過後來碰到XX臺事件,日中台三方關係鬧得很僵硬,我以為這事應該沒底了,能盼到電影如期播映就該感謝上天。
沒想到片商這麼有心,真的請到小健來台宣傳,雖然時間有夠爛居然在上班時間,我課爆多根本連請假都沒辦法,可是相信有許多朋友一定可以親眼看到小健並寫出令我垂涎三尺(呃)的REPO,想到這點心情就好多啦!
以下是關於佐藤健來台事宜的相關聯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標題進去看看:
- Nov 07 Wed 2012 00:36
[遊記] 龍蟠虎踞南京行01:何妨吟嘯且徐行
我一直很喜歡蘇軾的〈定風波〉,學生時代一讀到這首詞便覺得有股難以言喻的共鳴。真正體會詞背後深刻的涵義,是出了社會,歷經風吹雨打後。
莫聽穿林打雨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之所以將這首詞做為我南京遊記的開頭,是因為這短短四天的旅程,我經歷了過往自助所沒有的無助與寂寞。沒有常見的漸入佳境,只有接踵而來的挫折。千萬別以為我不喜歡這趟旅程,相反的,我很感謝這些嗑嗑碰碰,因為它們讓我看見原來我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自在、那麼瀟灑。
當我在明城牆上漫步,腦中浮現的便是蘇軾的〈定風波〉。人生有那麼坎坷與無奈,多數時候是難以釋懷的,所以我喜歡這首詞,喜歡飽受打擊最終卻能參透人生、放懷一切的蘇東坡。
- Nov 05 Mon 2012 01:21
[閱讀] 2012年1-3月 閱讀短評
已撰寫過的作品,不在此列。
江戶川亂步《人間椅子》
紀蔚然《私家偵探》
王者覺仁《這就是唐朝》(1-2集)
米涅‧渥特絲《死巷》
- Nov 03 Sat 2012 13:20
[閒聊] 從「揮霍無度」到「拮据度日」
這幾天和朋友出去吃飯,無意間問及她寒假揪團前往紐西蘭的計畫。上學期期末她就興致勃勃打算踏足南半球,並與她辦公室同事聊得火熱,大有大勢底定之意。她詢問過我,我為了倫敦行,只得忍痛拒絕。
不過最近她一反先前的熱絡,嚴肅帶點哀怨的語氣告訴我,她決定好好在寶島上休息個一年多。理由很簡單:錢花光了。
朋友今年先後去了江南、香港、德國,每一趟我都參與其中。既然她哀嚎沒錢,還去了南京、沖繩的我,日子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最初我沒感覺,因為每趟的機票或團費我都阿莎力地刷分期,想說一期不過那麼點錢,領固定薪水的我不至於有太大的壓力。
然而,當一趟趟旅程分期的金額全湊一塊時,我崩潰了,我盯著信用卡帳單差點盯出一個洞來。我向來勤儉自持,除了繳保費那個月會出現高額數字外,每月帳單幾乎都是很漂亮很令人安心的數字。
- Oct 31 Wed 2012 08:05
[推理] 跟著芙拉維亞去冒險-亞倫‧布萊德雷《海神的祕密》 讀後感
回想我11歲的日子,大概是忙著和同學在操場玩跳繩或不倒翁。偶爾緊張課業,嗆嗆男生,比起現在,日子逍遙的很。
不過《海神的祕密》中的小女主角芙拉維亞可沒這麼悠閒,同樣是活潑可愛的11歲,與她長相為伴的不是同齡的小孩,而是叔父留下來的實驗室。她熟悉各種化學藥物,習慣以本生燈燒煮食物,也得忙著應付視她如麻煩鬼、愛整她的兩個姊姊。芙拉維亞沒有媽媽,雖然她總是不由自主想起她;她有個溫文有禮的爸爸,但他除了沉浸在郵票收藏中,似乎對芙拉維亞的淑女教育顯得冷漠。
在英國比夏雷西的小鎮,即使芙拉維亞沒有同伴,依然快樂享受她的童年生活,儘管這童年生活充滿了化學藥劑與不可解的案件。她先是在教堂義賣會燒了人家吉卜賽老婆婆的帳篷,接著不經父親同意便將老婆婆安置在自家大宅的庭院。哪知當晚老婆婆遭人襲擊,命在垂危。鎮上另一名惡棍同晚闖進芙拉維亞家的大宅,隔天被發現懸掛在大宅外的海神波塞頓雕象的三叉戟上。
不知幸或不幸,芙拉維亞剛巧都是第一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