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小孩的世界能有多大?以成人的角度想像,再怎麼狹窄,也不可能僅僅侷限於
100多平方呎的空間。

但本書的主角傑克,從他出生以來,他的世界只有他被囚禁的21歲母親與這座看似房間的「牢籠」。

《房間》全書以五歲傑克的口吻寫成,最初我以為它是部愉快的作品,畢竟它以幼兒的口吻描述。但當我發現傑克的世界觀與一般人相距愈來愈大時,才漸漸察覺這背後隱藏了多麼可怕的答案。

傑克的童言童語,對我而言,再也不是可愛小孩的有趣想像,而是代表監禁、控制與強暴的事實。

傑克的言語,成為名副其實、殘酷的童「話」。

本書前半部描述傑克與母親被老尼克囚禁於房間時各式各樣的活動,母親儘管被囚多年,對傑克卻悉心照顧,很少因為他是「孽種」而歇斯底里。傑克的出生對她仍然具備大多數的正面意義,至少讓她有活下去的動力。

對母親來說,房間內是煉獄──不過因為傑克的存在,她尚能忍受──,房間外是自由,她極度嚮往的。

然而對傑克而言,房間內是他全部的世界,房間外卻全然陌生。

終於有一天,母親的計謀使他們母子倆得以逃脫。原本應該歡欣鼓舞,卻隨著媒體、世人的閒言閒語與母子的適應困難,情形每況愈下。

儘管作者藉傑克單純的眼耳鼻口來陳述一切,可是簡單的文字可以隱藏更深刻的意涵。傑克有很多東西不明白,他模模糊糊的描述,反而給予讀者更廣闊的想像空間。這種「留白」手法十分高明,因此我從傑克的話語中得到的往往不是莞薾,而是心痛。

一對與世隔絕多年的母子走出房外的瞬間,其實不是獲得自由而已,房外世界的遽烈變化也將帶給他們極大的衝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傑克母親的吞藥自殺,與傑克不只一次想返回房間內的心態。

人類習慣選擇最安心之處,傑克五年來都在房內,想當然爾他只有一處可去,畢竟外面世界如此紛亂,不如房內的單純。但傑克母親不可能再返回牢籠,於是她選擇死亡。這不免令人感傷,也叫我更憎恨造成此結果的始作甬者。

我想起當我觀賞《Criminal minds》時,總是醉心於其中的辦案過程,不過最近我常常思考,那些被傷害最終逃脫殺人魔的人們,他們結局是什麼呢?PTSD?斯德哥爾摩症?終其一生他們是否永遠無法擺脫陰影與恐懼,儘管他們已經獲得自由?

即使《房間》在傑克輕鬆的語氣中訴說,我的心情始終是沉痛的。不知道傑克與母親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最後傑克對房間的一切「BYEBYE」,或許是最美好的暗示與契機。

同時,也為讀者們畫下一個充滿希望與光明的未來。


【本書資訊】

書名:房間

作者:艾瑪‧康納修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大塊

出版日期:2011/02/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