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開始接觸《明朝那些事兒》。第一次發現居然有人可以這樣寫歷史,我幾乎沒有猶豫,便一頭栽進作者筆下的明朝世界。為此我寫了一篇文,極力推薦這套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結「」。


不過當時書並未出齊(全七集),於是我今年趁著最終結局出場,順便複習前面。一套七集讀下來,滋味之過癮,筆墨難以形容。

這套作品有多精采、銷售有多佳,我想我不用多說,只要隨便連到一個網路書店,查一下就明白了。我可以肯定的是,上頭寫的絕非溢美之辭,這套書值得買、值得讀,更值得一讀再讀。

因為作者談的不僅僅是歷史,書中更蘊含諸多人生哲理。

初讀《明朝那些事兒》,想必大多數讀者都會被作者那滿腔幽默征服,拍案叫絕,無法相信歷史可以這樣講述。這是我第一次閱讀本書的經驗,甚至笑到學生擔心我是不是怎麼了。

然而,重讀之後,我卻看見了截然不同的光景。我依然會被作者逗趣的文字「折騰」得捧腹不已,但更多的是:無法停息的眼淚。

這些眼淚恰恰證明《明朝那些事兒》帶給我的不是轉瞬即逝的歡樂,而是銘刻於心的感動。同時,從作者內裡折射而出的品格,也深深浸潤了我的心。

閱讀本書期間,我曾經好幾度哭到哽咽、哭到無法自己。作者寫歷史,不是為討好、不是嘩眾取寵,我感覺得到他筆下那股訴說美好、正直、良善等美德的渴望。歷史這道長流,固然充滿了不少我們厭惡的人性,可是它卻也能篩淨雜質、去蕪存菁,將值得景仰、欽佩的人物彰顯於世。

我是文學院出生的學生,我曾不屑於古代那些讀書人重視的氣節、品德等看不見摸不著的玩意兒,我曾稱這叫「迂腐」、「八股」,譏笑這些被我視為笨蛋的文人。

然而,透過作者的文字,我徹底看見自己的無知。

我看見于謙不畏蒙古大軍,以一介書生之姿率領諸將諸軍進行北京保衛戰,反抗蒙古大軍;楊繼盛沒有背景、沒有權力,卻敢以死為諫,去抗衡「嚴」牆鐵壁;王守仁(陽明)不求富貴名聲,只為天下蒼生,視自身生命為糞土,起兵抵抗寧王;楊漣、左光斗即使明知前方是死路,依然不向強權低頭,視死如歸……

作者將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擺在我眼前,一波繼一波的感動朝我席捲而來。

我在前一篇文章提過,作者寫歷史人物,不會執著於一,畢竟沒有人是「完人」,總有做錯與做對的時候。可是,總有一些人,概括他的一生,你無法從中不獲得敬佩與動容。儘管他們可能在某些時候不是那麼完美,但他們的品格、他們的堅持,始終會激發你眼中的淚水,震撼你腦海的思緒。

這些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光芒,中國人稱之為「氣節」、為「品格」。

以前我對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嗤之以鼻,認為這志向根本是在折磨後世文人。但事實上,有一批人,他們真的願意花盡一生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萬世會不會永久太平、人民能否永遠安居樂業,我不曉得,可是我知道這群人即使明知不可為,依然會以「氣節」、「品格」與「才學」為武器,鍥而不捨地挑戰下去。

或許正是因為這群人,中國文化才不像其它三大文明,隨時間而沒落,反而如水底爛泥裡的沙金,愈淘愈明亮。


我一直覺得,歷史就是人性的集合體。無論科技如何發達,物質如何豐足,歷史終歸是一個樣兒。正如作者所言「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因為人性並不會隨著時間而進步,而創造歷史的,是人類。

兜兜轉轉,還是繞回來了。

所以我和作者一樣,對於「以史為鑒」不以為然。那為什麼研讀歷史呢?對我而言,一方面是圖樂趣,另一方面則是想從中了解人性。看著這些歷史人物來來去去,再對照我周圍人們的行為舉止,我驚奇(或者早已料到?)地發現:

歷史果然是人性的集合體;歷史果然一再似曾相識、重覆地上演呢!


題外話:

我很喜歡作者以徐宏祖(徐霞客)的一生做為本書的結語。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主流,科舉是明代的主流之一,但徐宏祖捨棄了一般讀書人的正規道路,往最艱難卻最能滿足他的坎坷路途前進。我想無論後來有沒有出現著名的《徐霞客遊記》,對徐宏祖而言,他這一生應該都了無遺憾了。

我們的人生,多多少少都在向時代主流靠攏,但我們內心最渴望的,會是隨波逐流嗎?作者最後以一句話總結,看到這句話時,我激動地哭了出來:

成功之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因為這是我這段日子以來,一直在思考的生存方式。這句話很簡單,不過我可以肯定,真正能做到的人絕對少之又少。

我期盼自己,將會是少數中的其中一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