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記》是我第一部接觸的女性作家撰寫的武俠小說。依照我過去的閱讀經驗,女性作家筆法大多細膩柔美,比男性多了幾分敏感與悲憫,這點在我喜歡的推理小說上自然是利多,但若是武俠小說呢?會不會反而削弱故事的力道?


我之前接觸的武俠小說,不是古龍,便是溫瑞安,我已經習慣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揮汗流血的武俠世界,因此乍讀《清明記》,我渾身不對勁,彷彿一下子從豪邁雄渾的北方瀚海流落到煙雨濛濛的江南水橋。

趙晨光的文字優美婉轉,如詩如織,隨便擷取一段文字,都是一幅圖畫。然而,我無法喜歡這部作品。因為它美則美矣,卻徒有空殼,我感覺不到文字的靈魂。

《清明記》以殺手清明雨為主角,描述他執行任務,並與京城、玉京幾股勢力的角力與糾結。

閱讀《清明記》前,我正好讀完同樣講述殺手故事的《流星蝴蝶劍》。不是我偏愛古龍,而是《清明記》確實有許多缺憾,令我無法融入其中。

《流星蝴蝶劍》的孟星魂、葉翔均是殺手,古龍的文字並不美麗,可是他卻能切切實實將兩人身為殺手的無奈與悲哀傳達出來。甚至透過簡單的對話,我便可以想像得到葉翔為何再也不能殺人,孟星魂為何會將自己鎖在痛苦裡,超越不了。

但是我在清明雨身上看不到殺手的苦痛,作者一再強調清明的笑,似乎有意以此折射出清明內心的淚水,事實上卻無法引導我看見笑容背後的傷悲。

簡言之,作者塑造的角色過於平面,沒有血肉,自然撐不起立體感。

這個問題不僅發生在主角清明身上,連小潘相、南園等角色均如此。姑且不論作者描繪人物出場用的都是那幾套形容詞,起碼透過情節的發展,讀者們可以建立一套角色的具體形象。悲慘的是,情節本身亦無力可言。

清明想盡辦法保住玉京,為此不惜刺殺好友小潘相,可是我實在看不出來他對玉京的眷戀所為何來。書中只有寥寥幾語提到因為玉京是他的故鄉,然後就沒了。雖說這個理由相當充足,但好歹鋪陳一下讓讀者感同身受嘛!

其次,書中幾股勢力的角力一點也不刺激,大家好像在辦家家酒,走個過場罷了,我差點讀到睡著。要不是《清明記》夠薄,我想說大不了牙一咬一下子就撐過去,不然我真想立刻扔到一旁另啃我的溫瑞安(前陣子在讀《說英雄》系列,幫派傾軋寫得多棒啊XD)。

《清明記》很有古人婉約的風格,但人物情感互動上,卻直白地讓我有點招架不住,這大概也是我最不習慣的地方吧!我總覺得武俠小說的男性情感,是需要朦朧美的。曖昧得點到為止,反而可以帶給讀者們更多想像空間,連古龍寫荊無命對上官金虹的畸戀,都是透過林仙兒的分析,他從未正面寫過兩人的心境,我卻能立刻感受到這份情背後的沉重與痛苦。

可是《清明記》不然,小潘相與清明之間的互動太明顯了。若說溫瑞安、古龍的男性友情寫來如霧中之花,趙晨光就是硬生生將濃霧散去,獨留普通的花朵。失去了距離美、模糊美,對我而言,得到的卻不是看得一清二楚的欣喜。

有網友對我說,因為《清明記》本來就是BL小說。OK,我用BL小說的角度來檢視,結論:本書依然無法深得我心。

小潘相與清明的感情脈絡太簡約,而作者又要強調他們的深情,便顯得有些矯揉造作,無法打動我。前半段小潘相對清明呵護倍至,甚至不惜動武也要留下清明。既然如此,為何清明死去時,作者竟無一言半語提及小潘相的情緒?難道是小潘相太痛苦了,文字已無法表達萬分之一?問題是我就是感受不到啊!

清明刺殺小潘相前,我也沒有感覺到他的矛盾,他彷彿要去郊遊似的,然後莫名其妙被殺死了。所以他的死我一點都不惋惜,因為作者從頭到尾就沒有營造出悲壯的情緒。

可以說本書前半段使盡力氣鋪陳小潘相與清明的互動,後半段卻一陣煙似的消失,情感斷層得太嚴重,我怎麼可能給予高評價?

當然本書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我倒覺得靜王對江涉的傾慕(或暗戀)描述得極為動人。靜王無怨無悔地待在江涉身邊,自始至終不離不棄,這種感情才美啊!可惜只有一小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