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習慣一讀完書或看完戲便立刻動筆寫下感想。因為在反芻的過程中,我可以獲得更多,這同時能成為我生命往前的動力。

雖然有時我會宛如強迫症患者般,逼自己沉澱、思考作者或編導的想法,甚至不寫出心得就別想接觸下一部作品,可是事後我卻感謝這樣的自己。

不動動大腦,那麼花在書籍或戲劇上的時間,對我而言,可能是種浪費。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我漸漸厭倦在這些事上使用大腦。

尤其今年七月從北京回來後,我對將看過、讀過的東西化為文字愈來愈抗拒。

我拚命地往大腦塞文字,我可以兩天讀完一本書(還是在白天需工作的平常日) ,可是除了試讀外的書籍,我卻毫無擠出心得的動力。

我可以連續看好幾部戲劇,前陣子才拚完48集的《假面騎士OOO》,腦子還沒澄清該劇的主題,立刻投身到《侍戰隊》,解決後又義無反顧地衝向《空我》。《白色榮光3》好不容易成為我夏季日劇第一部結束的作品,我又馬不停蹄地奔往《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

我沒有給自己沉澱與思考的時間,我所做的,只是拚命往大腦裡塞東西,直到塞不下去為止罷了。

透過撰寫心得,我才能活絡大腦,清楚明白自己從中究竟得到什麼。所以,以往寫不出東西來時我會有點焦躁,除非文字成形,否則我沒辦法往下一部作品出發。

但如今卻是前一部作品在尾聲,我已經迫不及待往下一部前進。等到隔了好長一段時間,再回頭寫心得,已經不再如我當初所想了。

儘管我早就發現自己的變化,但之所以感慨到想寫下這段心情,是因為我週末看完《賽德克‧巴萊》(上),明明在電影院哭得那麼慘,回到家居然連一點點留下感受的意願都沒有,就挖出《空我》與岸田瑠璃子的《沒有出口的房間》在看了。

話說坐在電影院等《賽德克‧巴萊》開演之前,同學問我說有沒有興趣運動,好鍛鍊我們這副老朽的身體。她說她真的感覺到自己老了,反應不如以往,甚至有遲鈍化的現象,我當時還微笑不以為意。

然而想到自己懶得針對喜歡的作品「沉澱」或「思考」,是否正象徵我已逐漸(或快速)老邁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