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徹
收錄於:MYSTERY01 艾勒里‧昆恩百年誕辰專輯
出版社:臉譜
前幾天,我在課堂上興致勃勃跟學生談起自己連續假期打算上台北一事,也自然而然地談起自己最鍾愛的推理小說。
結果有個學生帶著不確定地語氣問我說:那,台灣有寫得好的作家嗎?
本書榮獲第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
是一部明快但毫不輕鬆的校園推理作。
說到校園推理作品,
撇去赤川次郎那輕鬆過了頭的一大堆作品,
我印象中只讀過東野圭吾的《放學後》。
所以本書應該算是我的第二本吧!
第五屆人狼城推理文學獎入圍的三部作品,
已集結成書出版。
《誘殺》一書共收錄三篇短篇作品,
分別是文善的〈瑪門〉、秀霖的〈第九種結局〉和寵物先生的〈犯罪紅線〉。
讀笑傲江湖這套書是近幾個月的事。
我一直認為武俠小說不合我的脾胃,
可是,每每見同學朋友熱愛的模樣,我就不免納悶,
金庸的小說魔力真如此強大?
於是,我試著踏出第一步:硬逼自己閱讀。
先是天龍八部,再來是射鵰英雄傳,但我先後陣亡,只翻了一、二頁就沒力了。當然,是自己沒心吧!就跟初讀阿嘉紗‧克莉絲蒂的小說一樣,我若不堅持,嚐到的永遠只是甘蔗最苦澀的部分。
然而到了最近,我卻沒來由地興起再次挑戰武俠小說的決心。
即使已經跨越半個世紀,
江戶川亂步這位大師寫出來的東西,
仍然會讓我忍不住一再咀嚼。
〈人椅〉收錄於《江戶川亂步傑作選》,
它與〈心理測驗〉是本書我最愛的兩篇。
從日劇到小說,
《改造野豬》帶給我的是相異的兩種感受。
小說只有薄薄二百頁出頭,能夠承載的內容,自然比不上日劇。日劇將觸角延伸到多個層面,友情、親情以及人生的各種課題,藉由修二、彰和野豬共同來解說與面對。
然而小說的中心只有修二,彷彿整個世界是為他而打造,
野豬也好,真理子也罷,不過都只是陪襯他的角色。
拜《孽子》之賜,我喜歡上白先勇講故事的方式與文字。
《寂寞的十七歲》主要收錄他早期的短篇小說,雖然有人評說這些早期作品不若後期《臺北人》那七篇成熟,但我卻特愛它們的稚嫩。
篇篇迥異的寫法,把我的思緒忽高忽低地操控著。
特有的文字有時令我全身發顫,卻無法停止閱讀。
才讀到第一章,
我已經有點受不了了。
這是什麼人際關係啊?
有必要弄得這麼複雜嗎?
複雜也就算了,
為什麼每個人的性格都這麼討人厭?
不是紅杏出牆,就是奪人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