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20.jpg

如果你能夠忍受《殺人暗黑館》上部冗長難耐的寫法,我想《最後的記憶》應該不會太難讀。

綾辻行人將《最後的記憶》定位為「本格恐怖小說」,坦白講,「本格恐怖」四個字我和綾辻一樣感到疑惑與難以定義。但若就我個人讀完後的感覺而言,我只能說所謂的「恐怖」──以十分為頂點來看──我在本書體會到的,恐怕不及三分。

甚至說白點,綾辻行人其它的推理作品,其恐怖氛圍都不會遜於《最後的記憶》。

綾辻的一些寫法固然為我所詬病,但我唯一對他不變的推崇就是他的善於營造氣氛。然而《最後的記憶》帶給我的多半是不耐與火大,正如暗黑館的上部。

二十幾歲的主人翁(波多野森吾)持續耽溺於不知存在與否的聲音與兒時回憶,一再出現的蝗蟲叫聲與狐狸面具,害我差點想撕書。

我不是不能理解森吾恐懼的心理,他的母親罹患了「白髮痴呆」,僅僅五十歲就逐漸不識周遭的人事物。而這種疾病遺傳率卻極高,森吾害怕自己在將來的某一天便會失去所有的記憶與意識,於是放縱自己、浮沉於世。只是作者用了極多的篇幅來描述森吾的逃避與「幻想」,冗贄的片段並不能博得我的同情,只會加深我的煩躁。

事實上,本書的重點僅僅一個:即森吾的母親兒時究竟遭遇了何事,使她「最後的記憶」會如此不堪。這麼一個謎團,作者卻寫了三百多頁,可想而知,這其中主角的喃喃自語佔了多少篇幅。

至於謎團本身設計還算不差,如果作者願意減少字數或多增加一些不屬於主角的支線,我相信會更好看。


PS.恐怖小說來講,還是貴志祐介和阿刀田高寫得最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