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她要生下我,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


當我讀到《諾貝爾少年》文案上的這句話,我以為這是一個孩子受盡母親冷落或虐待的故事。全書以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令我想起五歲孩童口述的《房間》。以小孩角度切入的作品,儘管易讀,不知為何總縈繞著揮之不去的無可奈何。

《諾貝爾少年》描述主角(自頭至尾沒有出現過他的名字)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從小灌輸他是試管嬰兒,基因的另一半是取自所謂「諾貝爾精子銀行」,亦即主角身上流著諾貝爾得獎者的血液。

母親極力培養主角成為菁英,可是試了又試,從物理、化學、天文,甚至不需要天份的和平獎都試過了,主角依舊沒有展現應有的天份。

主角的糾結佔滿書中的大部分,但並不代主角是個怨人尤人的孩子。他始終擁有他的積極,儘管他的母親顯然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鄰居、學校同學個個視倆母子為怪胎,或以憐憫的眼光視之。

但本書並非我一開始所想,主角的母親雖然精神狀況不佳,卻不是家暴者或不盡母親責任的女人。相反的,文案上那句話,在我讀到結局後,才明瞭這是多麼多麼悲傷的陳述,主角的母親多麼偉大。

她逃進諾貝爾基因的幻想裡,為主角與她自己構築一幅美麗的圖畫,為的是還能好好活下去。

比起艾瑪‧唐納修的《房間》一開始便清楚昭示主角與母親的悲慘境地,《諾貝爾少年》的最後一擊顯然更有震撼力。畢竟讀者已經適應了主角與他母親的遭遇:一個逃家的少女、年輕時代鑄下的錯誤、生下了主角,心想就是如此平淡。

然而萬萬沒想到,在僅剩幾頁的情況下作者竟然峰迴路轉,氣氛一路降到冰點。我擔心結局即將走入無可挽回的悲劇,但慶幸的是,縱使主角沒有擁有諾貝爾基因,卻擁有光明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竟是由他母親奠基而成。

『人類是源自於星塵,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就是在數十億年前,由萬古時期巨大的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它們飄浮於太空中,形成氣體雲、行星以及「海洋原湯」,最後星塵化為蛋白質、細胞、器官、恐龍與人類。』

『某一天,構成我身體的原子會飄浮在太空中,或許某天,構成我身體的原子再構成另一個人、另一個新恆星或新行星,也或許是其它星球的恐龍。總之,什麼都有可能。身為星塵比擁有諾貝爾基因還酷得多了。』

『我的基因不是父親的,不是母親的,是我自己的,是大家的,也是不屬於任何人的──這些基因不是我,只是組成我的物質而已。』

『我會過得好好的,我是星塵。』

我好喜歡這個結論、喜歡這位全書沒有出現過名字的主角。他沒有諾貝爾基因,但我在他身上卻看到遠比基因更重要、更有價值的思考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