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探狄仁杰》第一部共有三個案件──〈使團驚魂〉、〈藍衫記〉與〈滴血雄鷹〉。

〈使團驚魂〉作為狄仁杰一系列的開頭絕對份量十足,說是「一鳴驚人」也不為過。

浩浩蕩蕩從突厥前來大周議和的使團,被殺戮於半途,所有人員幾乎悉數死亡,只留下一名大周官員(李元芳)。然而遠在大周京城卻出現另一團聲勢浩大的突厥使團,不僅與武則天見了面,還獻了歌舞,得了獎賞,最後從京城安然身退。

真假使團的出現,讓這齣戲有了不同凡響的開頭。如此大案要從中摸到線頭根本困難重重,況且要對付的恐怕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巨大的組織。望著老態龍鍾的狄公,我不敢奢望。只不過事後證明這位嘴上總掛著「年紀大了,站久了就容易累」的老先生,根本是披著羊皮的千年狐狸XD。

摸線頭算什麼,整團揪起都不是問題!

〈使團驚魂〉一案讓我見識到編導功力的厲害(本作編劇和導演是同一位-錢雁秋),劇情推演水到渠成,絲毫不見牽強。

這案件第一次最最令我驚服的是,蝮蛇的真面目,不過同時也是最令我心痛的。
編劇在前面故意將所有矛頭指向李元芳,我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居然完全相信編劇的安排。我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我不相信編劇能寫出什麼高妙的橋段,所以也就無條件接受了他的暗示,儘管我心裡多麼不願意元芳是犯人。

然而當狄公摘下蝮蛇的面具時,我愣住了,久久無法回神。

虎敬暉,這位看來敦厚、直性、對狄公佩服之至的鐵性男兒,會是犯人?

顯然狄公的狡詐,還不如編劇大人呢!先讓觀眾對角色有了感情,再一把推翻,這對觀眾可是很大的傷害。雖然我也不得不承認,這招確實高啊!我被騙,無話可說。

第二次則是金木蘭的真實身份,這可藏掖得深了。雖然我也懷疑過翌陽郡主的死可能是個幌子,不過卻沒聯想到她身上。說起來也對,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虎敬暉和翌陽郡主會走在一起。

翌陽郡主的出現除了揭露兇手的身份外,應該還有另一項重要的功用,就是呈現狄公的人性與對李唐的忠念,後者在〈藍衫記〉更是明顯。 


為了恢復李唐,狄公並沒有選擇激烈的抗爭,只是一心護著太子,然而〈藍衫記〉一案卻將太子逼入絕境。

比起〈使團驚魂〉,〈藍衫記〉的格局小多了,可結構之扎實卻與前者無異,精采度也不下於前者。

原本只是來湖州視察的狄公與元芳,意外闖入了劉家莊。本來只是劉家老爺續絃,沒想到竟牽扯出兒子死於父親之手的慘案。在此同時,湖州接二連三發生二起吳姓外地人死於當地的離奇案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幾樁事件,最後一如往常又牽扯出巨大的陰謀。

〈藍衫記〉在一開始,使用了不同於〈使團驚魂〉的運鏡手法,我原以為是導演一時興起搞的玩意兒,然而待兇手真面目出現,才知道原來最初的運鏡隱藏著整起事件的真相。(這算編導給觀眾的挑戰嗎?XD)

本單元後半段狄公和元芳幾乎都是分開行動,正因如此,我看得是緊張不已啊!

雖然才經過一個案件,可是我已認定元芳就該跟在狄公身邊,缺一不可。所以當元芳中了機關摔下地道,我確實非常擔心。元芳的武藝我是有信心的,但敵人在暗,誰曉得他們會使出何種損招呢?然而,這樣的安排也是編劇的用心,元芳的「另闢谿徑」等於為狄公的推理做下了最佳的ending。

在〈藍衫記〉除了可以看出狄公這位老臣如何重視李唐太子外,更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精明與知人。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有一句台詞,我印象深刻:
「貪官奸,清官要更奸。」
要對付棘手的佞人,沒有比他們更高的智慧與更詭詐的手法,是鬥不過他們的,狄公正是此等萬中選一的人才。

當他大意踏入敵人築好的陷阱裡時,他非但沒有驚慌失措,居然還順水推舟,一派輕鬆自然地指鹿為馬,將太子推下名為「謀反」的懸崖下。這步棋走得既險卻高啊!利用武則天多疑的個性,順利爭取到時間為太子洗刷冤屈,如果沒有足夠的鎮定與聰明才智,是萬不能想到這一招的。

而最後的一記回馬槍更是令我拍案叫絕,第一案的兇手起碼還情有可原,但《藍衫記》的元凶,恐怕是萬死難辭其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雖是亙古真理,但死的別人的生命,得財寶的卻是兇手,未免有點說不過去吧!

當兇手還興致勃勃地想與狄公等人分享財寶,武則天破門而入那瞬間,我真是有說不出的痛快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