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今天,哦不,嚴格來講是昨天晚上,看到了一則訊息。當時我還在FB上跟朋友聊天,看「靠北就可」看得很愉快,這個訊息一蹦出來我頓時傻眼,腦子完全空白。

我從椅子上跳起來,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冷靜,但同時間我的雙腳已經移動到書房拿起信用卡(可惡這是制約動作)。回到臥房,我激動地走來走去,告訴自己等〈Price tag〉這首曲子唱完我再做決定,不可以這麼衝動(我當時在聽〈Price tag〉)。

但到底我有沒有等歌曲結束再刷卡,我已經忘了。我只記得我花了不到五分鐘上網查詢這家航空公司是否適合搭,OK,評價還可以。然後,看了一下寒假的時間,嗯,這次過年還是留在台灣,之前的時間應該就夠了。接著,卡就刷下去了。

總之,前前後後有沒有半小時我不清楚。但因為台北飛紐約的價格便宜到我眼睛都要凸出來,甚至比我從高雄飛昆明還便宜(我搭國泰港龍),大家評評理,能不刷下去嗎?

紐約耶,那個在我心目中大概排名第二位的夢想城市(僅次於倫敦,這個排名是因為戲劇/小說形成的orz),我居然就這樣給它成行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清邁的貓咪和清邁人一樣,都親切到不行啊,還會主動舔我的腳>///////<)

從清邁回來後,我非常恐懼。


恐懼我再也沒有辦法對其它的城市產生感情,因為我對清邁的念念不忘超乎我的預期。

我不是沒有過回國後還是希望能夠再度前往的城市,但唯獨清邁,不斷在我心尖上叫囂。離開它,宛如失戀的情緒竟久久縈繞不去。

我在清邁共待五天,自第三天起,我已經開始盤算下次什麼時候再來拜訪這座城市。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很少暑假出二次國,天氣炎熱是主因。

去年去釜山,前年去德國,天氣都不是太熱。

今年七月我去中國昆明,溫度更是舒適得不得了,都趕上南部的冬天了(抖)。

所以會在八月選擇去清邁,我覺得我真是腦神經搭錯線。只能說被泰劇迷得神昏顛倒、判斷力大減的我活該!我不敢想像五天下來,回國後會不會變成黑炭?

泰國曼谷我去過一次,在最炙熱的三、四月,我記得差沒幾天就是潑水節--泰國最熱的時節。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日本東京龜有的阿兩)

2002年我第一次出國旅行,目的只想著跨出國門,踏上我朝思暮想的日本土地。


2003年我第一次獨遊,只想著平安順利,不要丟掉小命,好好回到台灣。

接下來幾年的旅行,我沒有想那麼多,旅行是休閒附加物,感覺我們這種職業的人寒暑假就該拿來旅行。

2012年開始不一樣,我嘗到了獨遊的美好味道,一次又一次,我將自己扔進異邦。一個人步行於迥異於台灣的街頭,思考人生的意義與方向。偶爾身旁會有意外的同伴,但其實大多數時候我並不樂意,我喜歡一個人走著,喜歡耳畔是清靜的。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待在昆明的這十天,大概是從我
2012年開始大量獨遊後,感到最矛盾的日子。


一方面是對於中國,一方面是關於人生/旅行,感慨甚多,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表達得明白。寫下這篇文章,也許是權當紀錄,又或者是種悼念,悼念往後可能再也不會踏足的那塊土地。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寒假結束後,照慣例我開始思考暑假的去處。

決定暑假的去處原則只有一個:涼快就好。
(咦?那為什麼八月我決定清邁,拍謝,這是迷妹心態作祟)

一開始,我打算去舊金山。本來若去美國,紐約一定是我的上上之選,但夏天的紐約──根據我那從紐約留學回來的同事說,相當炎熱──我心愛的紐約當然得在最好的時節去,所以我立刻pass它的夏天。

上網查了舊金山的暑假機票,TMD,貴得沒天理。好吧,超過三萬我就有點不爽了,雖然二年前我去倫敦明明花了37000,可是倫敦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某些城市在我心目中比重很高,這是沒辦法的,舊金山還沒那個本事。

總之,太貴了,而且住宿也不親切,所以,我果斷捨棄。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不是『背包』客,但我想成為『背包』客。


我一直很羨慕背著比自己高出一、二個頭的背包的旅人,總覺得那樣的姿態很帥氣、很酷炫。儘管別人總是對我諄諄告誡:背包背久了,背可是很痛的。

可能在這方面我是個虛榮的人,拉著行李箱(無論是20吋還是28吋),我覺得一點都不酷。

我家裡大中小的行李箱一應俱有,202528吋各有一個,手提行李袋大大小小均有,確切的數量我不太記得,但是──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雖然我從
2002年便開始出國,但真正開始在國外上網,卻是直到2013年的倫敦行。也是因為倫敦行,我才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否則我大概一輩子都會和智障型手機相處吧!


歐洲是使用者付費概念的地區,我住的民宿必須付費才能使用WIFI,不過我偏偏不想付這筆錢,每天逛完回住處,聽聽音樂看看書,研究明天的行程,也別有一番樂趣。反正倫敦各處博物館多的是免費WIFI

大概因為起始點是如此,加上在台灣我本來就沒有漫遊上網的習慣,一直以來,我不覺得隨時隨地可以上網是多麼重要的事,即使在國外亦然。

然而,這次去東京,有機會參加Ninja Wifi的試用,才發現若能花適當的價格,自由自在地享受上網,不僅有助於行程的安排,更能增添旅行的樂趣。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山七里在寫完《連續殺人鬼青蛙男》後,有人向他表示若要將此書改編成電影,想必是艱難之事。讀過本書的朋友應該不難想像,光是那一具又一具的獵奇屍體,恐怕就是相關幕後人員的大挑戰,更不用說直指日本刑法39條的主題,如何化為影像深入淺出地呈現,絕對是個考驗。

於是,中山七里自己就想到,既然無法真的影像化,不如就利用文字來影像化。於是,《START!》此書便誕生了。

雖然未讀過《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並不會影響本書的理解,但若想得獲得更多樂趣,建議讀完青蛙男再來閱讀本書會更好。

《START!》敘述天才導演大森決心將《連續殺人鬼青蛙男》搬上大螢幕,卻未想在拍攝過程中,竟遇到種種阻擾,甚至有人為此付出性命。

與《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不同,本書並沒有什麼獵奇的場面,也沒有如青蛙男那樣有許多驚心動魄的對峙,謎題本身更是普通。然而,奇妙的是,讀完本書,我忍不住給予比青蛙男更高的評價。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我上一次去東京,已經有十一年之久了。

那時的我還懵懵懂懂,總是恪守旅遊書上有什麼就玩什麼的原則,八天玩下來(含日光),其實記得的東西不多。唯一記得的是,八天回國後,我和我的朋友冷戰了好幾年。

也是從此刻起,我漸漸意識到所謂的好友,不等於好旅伴的真相。

當然我沒那麼快覺醒,後來還是跌了幾次跤,才認清自己的本相,是多麼孤僻、龜毛,根本不適合與人同行。

不過我倒滿開心自己是這樣的旅人,畢竟,對我而言,旅行算是頗為私密的一項活動。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早在我掉進《為愛所困》的坑底,我便隱隱感到大事不妙。接著莫名其妙又挖了另一個大坑-《不一樣的美男》,這下子完蛋了。

這一個月我就被這兩部劇纏得死死的,我一直在想,如果當初五月中的假期我去了澳門,根本不會發生之後這些沉迷與瘋狂。就因為我退了澳門的機票,卻仍把假期留下來,整整四天宅在家裡足不出戶,在網上亂逛,最後導致我開啟了人生的第一部泰劇,於是沒完沒了。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也不是沒有過瘋狂沉迷電視劇的經驗,不過自從我開始一個人旅行後,這種現象愈來愈少。(因為沉迷的對象換成了旅行?)

而且我對劇的喜愛保鮮期愈來愈短,我甚至認為我再也不可能狂烈熱愛什麼戲劇。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話說這一個月以來,我不是在《為愛所困》的坑底,就是被《不一樣的美男》折磨得爬不出去。但前者起碼現在有第二季,後者第二季還得等一段時間,而且我心愛的New不出演第二季,害我心情一直感到很低沉(我還在妄想也許九月開拍前New會改口回來,嗚~)。

拜車塞卡導演那和高中生水準差不多的拍攝技術之賜,網友們的同人剪接創作簡直如神一般(其實這才是正劇吧),我都不用去刷正劇N周目,只要看同人MV就開心到極點。網友們真的超強!

我從來不看《為愛所困》的同人MV,因為導演根本就是拍MV出身的吧XD。但《不一樣的美男》一定要看同人剪輯啊,同人剪輯才是該劇的精髓之一(笑)。

接下來我推薦幾支我個超級喜愛的剪輯,這幾支我幾乎每天都會re個幾遍,因為實在太出色了不看我會睡不著覺啊!

對了,本人強力支持JN,所以以下介紹的剪輯以JN向為主,兼亂入一些邪教向的作品XDD。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我第一次接觸漢克‧菲莉琵‧萊恩的作品-《弄錯女孩了》,是台灣出版該作者的第二部作品(系列作)。

原本我不習慣作者多角度的寫法,剛開始會覺得十分零碎,難以聚焦,但隨著故事推演,愈來愈精采,才知道原來所有的支線最終將匯聚為一。

《殺人週年紀念》也是一樣的寫法。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994年發生的丁香花節殺人事件,從主角傑克的爺爺那代開始,便未曾破案。但沒想到在即將期滿二十年的某日,竟出現了自首的男子。另一方面,記者珍因採訪碰巧遇到空屋殺人事件,記者魂燃燒的珍當然不會放過獨家報導的機會,於是一步步深入追究事件背後的真相。兩宗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加上其它支線的介入,最後竟慢慢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

從《弄錯女孩了》開始,我就覺得漢克的作品很適合改編成電影。畢竟這些作品擁有好萊塢電影所注重的許多要素:形象突出並相愛的男女主角、緊張刺激的氛圍,與主支線繁複卻最終一體的脈絡。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竟然花了不到一個星期,將《不一樣的美男》整整24集,沒有快轉地拼完。週末我從早看到晚,整個人像著魔似的。我未曾想過我會對這麼一部幾乎可以被稱為「糞」的作品如此上心,更沒想到看完全劇,我是這麼喜歡劇中每個角色。

我覺得我真是魔怔了。

本劇的缺點多不勝數,到後期我根本連吐嘈都懶得吐嘈,那麼多嘈點要我怎麼吐?但這可能是編導的陰謀,嘈點看久了居然也很有趣。那些千篇一律的配樂與場景、魔性的BGM與燈光、亂七八糟的剪接等,沒看到聽到的話我還會感到失落。

真心分析我對本劇的愛,或許是來自13班的每個角色。從剛開始的臉盲,到後來的如數家珍。每個人就像一幅幅鮮明的圖畫,烙印在我腦海裡。最初我對他們還不熟沒有愛時,這個班就像劇中老師講的,爛爆了,尤其又有那個八個妖魔鬼怪(八仙),嚇都嚇死人。

然而,隨著故事前進,每個角色漸漸具體化,我才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是那麼討喜與可愛。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萬萬沒有想到我會為《不一樣的美男》寫心得,即使是在動筆的當下,我還是對我這個行為感到萬分的不能理解。


我始終相信人類的任何行為都自有邏輯可以解釋得清楚,看劇這件事也不例外。好看的作品迷到天昏地暗,難看的作品要嘛棄劇,要嘛追完它再大罵特罵,這些舉動我都不難理解。

可是,《不一樣的美男》徹徹底底地顛覆我的認知。我不知道要怎麼界定我的行動、解釋我的想法,為什麼明明可以稱為「糞作」我卻TMD一天不看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為什麼明明低調下來看過了,卻還是忍不住上BILIBILI再刷一次彈幕?這根本與我平時看劇的原則大大的背道而馳!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部劇呢?這就該歸功於網友了。先前我在噗浪河道上提到我開動了人生第一部泰劇《為愛所困》,底下的網友冒出「美男」的字樣。好奇心殺死貓,我便上網搜尋相關資訊,於是得知了美男的存在。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終於在這個週末把存貨看完(第二季1-6集),接下來我就要陷入追on檔劇的折磨、痛苦與甜蜜中了(遠目)。

這篇文章我並沒有想多談什麼,就是想把《為愛所困》第二季的official teaser拿來和劇情對照聊一聊。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官方預告,歌曲選得也相當讚(這首歌在劇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第6集)。紅絲帶的糾結、牽扯、斷裂象徵愛情的錯綜複雜,這個意象用得非常棒!

先上官方預告:



這個預告把劇中的主要CP都揭示出來了(含BLBG向),當然有些小遺漏,我後面會補充。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一部成功的電視劇絕對需要出色的音樂搭配,可以說《為愛所困》若失去劇中的音樂,精采度絕對受到影響。每次關鍵時刻奏下去的關鍵音樂不是萌到我心臟發顫,就是揪心到令我落淚。


加上導演MV式的拍法,總能使歌曲與情節成為最完美的搭配。

本劇原聲帶收錄的歌曲幾乎都是由劇中演員所詮釋,原本我並不知道,只覺得怎麼每一首都這麼好聽,仔細研究之下,才知道緣由。

接著我就來介紹一下劇中的歌曲。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話說幾年前我曾打算寫篇「10個令我鍾愛的BL配對」的文章,但動筆後才發現這根本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如果包含腦補的部分,那數量根本龐大到不行,可能100個都不夠寫XD


後來我挑了容易走的路,寫成了這篇:〈N個令我鍾愛的BG配對。對我而言,喜歡的BG配對的數量還是遠遠低於BL的,可以輕鬆應付(茶)。

不過最近看到網友寫的這篇〈這幾年我愛過的男男CP,我突然感到愛的爆發,超想動筆寫下來>///////<

為了不讓我腦細胞死太多,得先限定一下條件:

1.亞洲為主(跨洲的話我會瘋掉)。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