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工作的經驗曾給我一個似是而非的認知:
沒有選擇,遠比有選擇來得好。
有選擇意味著將來存在著後悔的可能,所以我討厭選擇,儘管我總告誡自己無論選擇了什麼,昂首向前走便是了。但人類的大腦往往不是那麼理智,當痛苦挫折降臨時,悔恨通常是最好發洩的途徑。
而這個選擇與否的兩難成為了《寒蟬鳴泣之時‧禮》其中之一的主題。
《禮》是建基在梨花等人戰勝昭和五十八年六月的魔咒,大家終於可以過著不再重覆的夏天,目前動畫出到第四回。
第一回單獨成篇,名為〈羞晒 し篇〉,是個非常清涼搞笑的夏日小品。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壞」得很徹底,全然異於謎團篇或解謎篇裡的氛圍。
因此,我以為《禮》將朝迥異前兩部的輕快風格邁進,我可以安心快樂地欣賞。
但到了第二回──〈賽殺 し篇〉的開始,才明白相信作者的我是笨蛋。
第2-4回是〈賽殺 し篇〉── 一個毫不殘酷卻頗為沉重的故事。
原來世界裡的梨花因為交通意外,被羽入以神力保全性命,但同時也掉入了另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雛見澤症候群、沒有大壩戰爭、沒有御社神的詛咒,一切都是純白美好。
梨花原本的朋友們個個幸福美滿:禮奈父母沒有離婚,也從未離開雛見澤,一家平淡卻開心;魅音與詩音各司其職,園崎家一切安好;沒有大壩戰爭的情形下,北條家就未被排擠,悟史當然沒失蹤,沙都子活得任性又自在;而圭一,在原來的城市熬過了自己的心魔,所以沒有傷害事件,自然也不會出現在雛見澤,認識這群朋友了。
最大的改變是:這群朋友之間沒有強烈的羈絆,不,應該說,梨花和他們根本稱不上朋友。因為在這個世界的梨花,是個傲慢的小公主,大家並不是那麼喜歡她。
被羽入帶進這個迥然不同的雛見澤,梨花混亂了。雖然她的父母安在是值得額手稱慶之事,但她真正的朋友「消失」了,羽入也被封閉在某處。
一個無瑕的美妙世界,與一個她耗盡千年才爭取到的不完滿世界,梨花該如何選擇?
寒蟬系列裡,悲劇性最強烈的角色莫過於梨花了。小小的身軀卻已歷經千年重覆的折磨,所以為什麼當我看到《解》的結局、梨花撕下象徵跨越昭和五十八年六月的日曆時,我會如此感動。
可是〈賽殺 し篇〉裡,她居然來到了一個與原先截然不同的世界。她毋須戰鬥、毋須掙扎,因為入江機關、東京組織、鷹野三四等根本不存在。她頓時迷惑了,她被帶來的意義在哪裡?
看到這樣的梨花,再加上學校等人對她的冷淡,酸楚會不由自主滲入我的眼眶。
無疑地,我會希望梨花盡快回到原來的世界。然而同時,作者卻丟出了選擇的難題。
這個世界雖然一開始於梨花而言是冷漠的,但後來禮奈等人願意向她伸出友誼之手,梨花父母也都健在並深愛她,大家都過得十分美滿。換言之,這是一個完美至極的雛見澤。
但最困擾梨花的不是留或走的問題,而是若要回到原本的世界,她必須手刃至親──她的母親,好取回「碎片」,重新聯結。
於是,選擇與否成了痛苦。
但,這也是〈賽殺 し篇〉最令我感動之處,作者藉由羽入與禮奈兩人對梨花的話語,構築出〈賽殺し篇〉的主旨。
羽入要梨花不要逃避,試著與選擇鬥爭,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好世界。
而禮奈則在梨花迷惘於哪個世界才是最好的選擇時,道出了真理:
無論是野地裡的梨花,還是溫室中的梨花,都會獨立地存在著。而且無論哪一個,我相信她們都會挺起胸膛,在自己的世界裡堅強地活著。
我們擁有的世界總是只有一個,我們要做的,便是在這個世界中尋找幸福。
亦即,選擇本身根本不是問題所在,重點在於認真仔細地做出選擇後,不再回頭眷戀,努力朝前方邁進,努力讓自己堅強並幸福地走下去。
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困難著!但禮奈等人都經歷過選擇、掙扎、戰鬥才得到目前的寧靜生活,我相信他們本身已經是最好的例子了。
《禮》之PV(含第一部與第二部的回顧)
《禮》OP
- Jul 10 Fri 2009 22:04
[動畫] 選擇與否的兩難-《寒蟬鳴泣之時‧禮》 第1-4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