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維吉尼亞大學發生的槍擊案,
成了我上課時與學生討論的話題之一。

一樁槍擊案,背後的成因絕對不只一個。
而它所透露出來的訊息與警告,想必也是多到令人心慌。

因為自己工作地點在校園,自然對這類消息比較敏感。不過和學生談起,學生儘管關切,卻難免帶著一點事不關己的漠然。對他們、甚至對我而言,或許這是太虛幻的事件。畢竟台灣還沒法像美國,槍枝氾濫到那樣的地步。

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我想這都是一件值得讓孩子思考的事件。


根據目前的新聞報導,
兇手可能是自閉症患者,
長期處於被忽視、被欺負的狀態下,
於是犯下這起慘絕人寰的案件。

看到這類報導時,
我腦海裡想起的,竟是數部我看過的小說與影集。
我想起島田筆下的都井睦雄,東野筆下的田島和幸和CSI的某案件......


島田莊司在《龍臥亭事件》裡,明白地揭示一個事實:人之所以犯下殺人罪,有時候不僅是因為犯罪者本身的問題,整個社會環境無形中也成為靜默的推手。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實!
以維吉尼亞大學這個案件來看,
如果兇手無法取得槍枝,是不是傷亡可以減低?
如果兇手在事前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照顧與治療,會不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周遭環境給予兇手的不是嘲笑與譏諷,可不可能今天就沒有這個案件了?

我並不是說兇手完全沒有錯,畢竟他奪走的性命中,不一定都是傷害他的人,他使得許多家庭破碎,再怎麼說,他都難辭其咎。

不過,徜若可以事先預防,也許可以避免遺憾的發生。

東野圭吾的《殺人之門》提到人在跨越殺人這條線,是許多因素下(包含個人與環境)的充份「配合」才能「造就」。

假如能破壞這些因素的協調性,或許能讓一些悲慘消失吧!

目前中學的環境多半採常態分班,所以一個班級裡,各種學生都可能出現。至於欺凌事件--嘲笑、排擠、惡意中傷等,都可能在各地上演著。

而身為老師的我們,只能不斷地灌輸孩子們「瞭解」與「尊重」,試著將容易造成問題中心的學生情況委婉地告知其它孩子,使他們了解。若家長願意從旁推一把,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家庭教育首當其衝,真的很重要)。當然,社會環境也能洋溢著「尊重他人」的氣氛,我會更感激不盡,只不過這點我不奢求(嘆)......

CSI:LV裡有一集,是飛機內一名男子死亡,後來查出是機內所有乘客用其武力造成他的不治。當時各個鑑識員在事後都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唯獨Grissom一句話最令我印象深刻。他說為什麼在當時,大家只看到被害者奇怪的舉動,只想阻止他、傷害他,為什麼沒有人試著去了解他這舉動背後的原因?

當時,我覺得Grissom未免太唱高調了(雖然以他的個性,確實有可能這麼做),可是現在對照維吉尼亞的案件,與我周圍某些「特別」的孩子們,Grissom的話是金玉良言啊!
了解原因,試著解決問題,並尊重與我們有所差異者,可以避免更多傷害的造成。而這點,我不僅希望我的學生們和他們的家長可以學會,更重要的是,我自己能夠清楚了解並奉為圭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