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上半年,事實上是到八月,有些作品已經單篇寫過心得,故不在此列。

說穿了,我只是懶得一篇一篇寫。

本文計有:
折原一《異人們的館》
橫山秀夫《看守者之眼》
二階堂黎人《魔術王事件》、《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
米涅渥特絲《暗室》
桐野夏生《怪物們的晚宴》



折原一《異人們的館》


既然作者敢大剌剌的在封面或簡介裡提及使用了敘述性詭計,那麼表示作者對自己的創作相當具有自信。


然而,序與介紹的一堆的讚美之辭,或者「折原一=敘述性詭計」這類詭異的等號公式,最初曾是我對本書興致不高的原因之一。且不論敘述性詭計還能不能玩出什麼出人意表的花樣,對於直接將手法印在封面/封底上的作法我實在不以為然。說起來,我還比較喜歡某部直在標題上就使用了敘述性詭計的作品呢,這才高招!(為免爆雷,就不提是哪本書了)

只是,真正拜讀本書後,我認為它的價值不在於作者是否使用了什麼詭計騙到我,而是它是一本極其好讀並引人入勝的作品。在我胃口如此差勁的現在,五百多頁的小說居然可以在一天之內拚完,可想而知折原一的文字有多流暢、情節有多精采了。


橫山秀夫《看守者之眼》



橫山秀夫的作品就是那種調調,不要問我是哪種,看過的人便能明白。如果不喜歡他其中一部作品的風格,別本也用不著看了,因為都差不多。反過來說,一旦喜歡他的筆觸,大概很難逃脫他的掌控。

《看守者之眼》是短篇集結,雖然透過不同的主角會產生相異的故事,但基本上與《影子的季節》、《顏》一類作品風格相近,是我一拿起來就忍不住想趕快讀完的作品。


二階堂黎人《魔術王事件》、《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

 

對我而言,二階堂黎人的作品往往不是詭計取勝(人狼城除外),我鍾愛的是他營造的氛圍──極盡殘虐、詭譎,彷彿早期的變格推理。在如此氛圍的包裝下,詭計什麼的我已經無力顧及,以我這次閱讀的兩部作品而言,《魔術王事件》可謂之最。

《魔術王事件》的前身為《惡魔迷宮》,後者的主兇在《惡魔迷宮》裡撒野還不夠,這回場景移到了北海道。《魔術王事件》雖然是短篇小說構成,但故事彼此之間相互聯結,每個故事幾乎都有一道詭計。作者再度發揮他變態、殘酷的筆法,將血腥可怖的景況描繪得栩栩如生。只是啊,大概因為習慣了作者的風格,兇手是誰一目瞭然,也有點受不了作者對於美麗女子的刻板印象。

至於《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氣氛掌握得還是不錯,但引用聖經啟示錄做為殺人童謠的方式我非常不以為然,感覺非常牽強,解謎也有點一廂情願,我到現在還是不懂為什麼其中一位兇手非得是那個人不可,翻了前前後後看不出有什麼線索,好像蘭子說了就算,所以我也只好看了就忘。


米涅渥特絲《暗室》


比起《毒舌鉤》、《蛇之形》的精采與出人意表,《暗室》還真是一部如它其名的無趣作品。當然比起《冰室》是有趣多了,畢竟《暗室》裡只有一名不討喜的女主角,《冰室》可是多出三倍呢!

但米涅不愧是擅長剝開深層人性的作家,她筆下的角色往往無法單就表面論斷,看似惡形惡狀者,其實情有可原;道貌岸然者,卻有可能極盡變態。這算是閱讀她作品的樂趣之一吧!《暗室》也使用了類似的手法,可惜的是,情節本身並沒有特別的高潮起伏(或者說,早已料到她會怎麼安排),因此我讀得有點昏昏欲睡。


桐野夏生《怪物們的晚宴》



我覺得我沒事還是不要碰桐野夏生的作品好了,明知道她不會給人好過。她筆下的女人沒一個正常,通通充滿了欲望與腐敗,看久了不想吐也很難。《怪物們的晚宴》比我以往讀過的《濡濕面頰的雨》與《OUT主婦殺人事件》更嚴重,雖是短篇集,殺傷力卻毫不遜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edust 的頭像
    siedust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