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讀過本書與朱川湊人的〈貓頭鷹男〉者,
建議不要往下閱讀。



前陣子想起朱川湊人的短篇故事-〈貓頭鷹男〉,
與《剪刀男》不僅在名稱上類似,連手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貓頭鷹男〉結合的是都市傳說與網路之便,
著重在主角敘述中所帶來的驚奇與恐懼。

而〈剪刀男〉在此之外,
又加上了另一條支線(第三個被害者)與幽默的語言,
使內容得以擴充,因此能邁向長篇之林。


當時讀〈貓頭鷹男〉時並不覺得精采(大概是因為同書中的其它短篇太好看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加上《剪刀男》帶來的衝擊,倒覺得這篇挺有意思的。


這兩本篇其實都沒有點出兇手的犯案動機,
當然,在這種作品中討論動機可能太不知好夕了,
殊能將之已經大剌剌地藉《剪刀男》講得很清楚,
為什麼人們不相信殺人者,純粹只是想要殺人?
無關乎快感或小時候不愉快的回憶之類的。

但是,人們的好奇心是可以殺死貓的。
換言之,問為什麼與得到答案是大部分人類血液中不得已的存在。所以沒有動機的殺人,是無法彌補大多數人腦中的好奇缺口。只要一點點答案就好,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答案,也能讓人安心吧!


不過啊,我想到《剪刀男》那個結尾,
如果突然變成安永知夏的動機回顧,
好像會變得很好笑呢!

以安永知夏的調調(或者配上醫生的口氣),
回顧動機,可能會比前面看電視想像的部分更有趣X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