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小說,我想起電影《飛越杜鵑窩》裡的一句話:

「我沒瘋,你們大家才都瘋了!」


正常與瘋狂之間,究竟如何限定?
人家說,天才與白痴只有一線之隔,
那麼正常與瘋狂之間恐怕比這一線還要來得薄弱吧!


《黑暗之家》主要是敘述主角保險從業人員若槻慎二因要保人菰田重德的要求,前往其家(黑屋)討論保險問題,黑屋充斥著難以入鼻的惡臭,而若槻卻在此時親眼目睹菰田的兒子和也上吊的情景。原本只是一樁看似單純的自殺案件,但若槻發現菰田不尋常的表現而生疑,只是沒想到卻因此惹來極大的殺機......


《黑暗之家》不是什麼純粹的解謎式推理小說,
但就懸疑性與恐怖性而言,我相信值得一看。
為保險金殺人,是本書開宗明義的答案。
然而,我認為作者與其在描述兇手的殘忍與不可思議,
倒不如說藉由出場人物來談論保險的意義與人類性格。


保險原本的作用,是為了預防問題,以免家人或受益人陷入困境。然而,社會愈進步,卻不見作用愈積極,許多為保險金殺人、自殺的情況有增無減。日劇《冰的世界》裡,男主角也曾有同樣的喟嘆,保險的好意已經被有心人一步步被蠶食鯨吞了。

書中的主角為了保險金,無所不用其極,你簡直不敢相信世界居然有這種人存在。作者的描寫足以令人背脊發涼,不敢翻到下一頁,而這個部分就帶出人類性格的問題。

是什麼環境(或遺傳)讓兇手這類人產生?
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這種人無疑地有許許多多名詞可以套上去,精神變態、精神分裂、人格異常...當然大多數的人會稱他們為「瘋子」。

要幫他們貼上標籤實在太容易了,這不僅代表我們對他們的不認同,也同時在區隔我們與這些人的分別。

沒錯,我們本來就與他們不一樣,我們是正常人啊!
但這本書卻提供了我另一個思考方向,就如若槻的女友小惠所言,這世上沒有變態者,沒有人應該被貼標籤,有的只是因為環境造成的犧牲者而已。因為這些人從小沒有人教他們怎麼去愛,甚至被暴力相向,所以長大之後也不會愛人,只能用以父母對待他們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這話也有幾分道理,不過這又牽涉到性格究竟是環境或遺傳使然。

書中一位心理學助教金石就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將人類性格塑造歸因為環境,不過是人性性善說的一種理想罷了。因此性格是遺傳,但他講的遺傳並非血緣部分。(這關係到書中大量內容,就不多述)

無論人性怎麼判斷,我覺得讓我恐懼的是,其實在我們內心世界中,多多少少都隱藏著瘋狂的因子,肆機而待。
兇手為了錢,變態似地砍殺大量無辜的人,有些甚至包括與他(她)毫無關係的人。在我們的常識裡,絕對難以容忍這種行為。可是書中有一段講的好,每個人都會想盡辦法保護我們身處的環境與生活,兇手其實也是如此,那麼哪天,我們為了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會做出難以想像的行為呢?

套一句京極夏彥在《魍魎之匣》講的話,
他說真實不會只有一個,真實不過是環繞事件真相的人們,
為了方便行事捏造出來最大公約數罷了。
那麼,「正常」這個詞不也如此?
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行為,就是「正常」。
但,真相是什麼,大概只有上帝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