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與北歐的作家挺有緣的,先是接觸了瑞典的《龍紋身的女孩》,之後又中了挪威的《雪人》試讀,在寒冷的冬天閱讀這些作品,相當應景。


《雪人》一書內容與它看似童稚的標題完全不搭嘎,書中出現的雪人,不是孩童興奮之下的可愛創造物,而是兇手殺人之後所獻上的標誌。

每年初雪之際,便會有已婚有小孩的婦女失蹤,即使推測死亡,屍體也遍尋不著。而警探哈利‧霍勒接到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似乎暗示這些失蹤之間的關聯與連續殺人犯的存在。於是哈利堅持調查失蹤案,竟意外發現多起失蹤案的共同點,深入追查後,案件的輪廓逐漸清晰,但同時也逐漸置哈利與其前女友於危機之中。

就犯罪類型的作品而言,《雪人》算是中規中矩的小說,該有的刺激、緊張、驚悚等成份無一不缺,同時配備一位擁有情傷兼黯淡過去的警探,並安排格格不入的工作環境,以彰顯主角的不同凡響之處。

我這樣寫絕非諷刺之意,坦白講,《雪人》在同類型作品裡已是非常出色,起碼在閱讀過程中我的一顆心多數時候是被作者懸得高高的。只是我已經厭倦類似的寫法:驚悚模糊的開頭、坎坷的追查過程、不配合的上司與下屬、特立獨行的主角、藕斷絲連的感情世界,最後來個兇手VS主角的大對決,OK,完美結束。

唉,這套模式屢見不鮮,但一點也不「新鮮」。這令我想起日劇《你不是犯人吧》編輯小姐的高見:

都說一定要死人了,是被勒死也好,被刺死也好,沒人被殺的話,還有必要去寫嗎?不給我死人的話,怎麼能叫做殺人事件呢?

我再說一遍,開始的時候死一人,高潮的時候死一人,快結尾的時候死一人,至少得死個三人,否則作為推理小說是不可能賣座的。


如果日本推理小說是這套模式,那麼歐美犯罪小說有不少就是走我前面提的那套流程。

也因為可以預見結尾,所以愈讀就愈沒勁。當然《雪人》本身還是精采的,尤其是中間追查的過程。透過「挪威有15-20%孩子所認知的父親與事實不同」衍生出一連串的案件,其中更以母海豹繁衍的規則暗示所有被害者的私密行為,我個人覺得連結得相當出色。不過結尾部分我覺得普通,哈利與前女友的剪不斷理還斷更令我感到不耐,只是因為兩人的關係也是故事的關鍵之一,所以也不能苛責作者為何如此安排。

結論就是,《雪人》仍是值得一讀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