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JPG

今年春季我追了《臨場》、《名偵探的守則》、《The Quiz Show》、《Mr. Brain》和《白色之春》:

《名偵探的守則》總體看來還是原著比較精采;《The Quiz Show》我仍然鍾情深夜版;《白色之春》只看了幾集,不做評論;《Mr. Brain》剩下最終回,依照蒔田光治過去的表現(Puzzle、Bloody Monday等),我也不奢望他會有什麼亮眼的結束(不要讓角色們領便當就好了)。

換言之,對我而言,今年春季劇排名第一的非《臨場》莫屬。

但想到春季剛開始《臨場》是第一被我排除的作品,如今的結果便顯得有些諷刺了。

先讀過原著再看改編作品,我通常會站在原著這一派,而對改編作嗤之以鼻,好一點的則是原著與改編作不相伯仲。然而《臨場》卻不在上述情況之列,我對戲劇的喜愛,竟勝過原著本身。

造成這種結果,我想原因有二:


第一、改編作的情節性相當強大。

就改編一事而言,若原著夠棒,聰明的編劇只要進行補強與疏通的工作即可。但事實上,有些編劇總自以為是,偏偏喜歡將對原著動刀動槍的,最終把作品弄得四不像(可以舉的例子太多了)。

《臨場》的編劇沒這麼笨,他選擇在原著的根基上,適度地增加情節,使之圓滿。所以,幾乎《臨場》的每一集都能獲得我的共鳴,甚至為之落淚。

就原著而言,《臨場》的推理成份較為濃厚,但改編劇卻稀釋了這部分。推理兇手不再是重點,反而凸出兇手背後的動機或者帶來的效應,也因此才能每每在結局之際帶給我深刻的感動。


第二、人物的變動合我胃口

相較於劇情,人物性格、背景的變動格外明顯,我想這大概會是原著迷撻伐的主要原因,但我個人卻鍾愛這樣的改變。

編劇給予劇中角色原著所沒有的背景,或者加入原本不存在的角色,應該是試圖填補「戲劇化」可能形成的空白,進一步,使改編作更加飽滿。

尚未觀看《臨場》前,我曾對這樣做法不以為然。然而真正觀賞後,我發現做法本身沒有對錯可言,重點在於編劇能否拿捏好分寸。

05.JPG

倉石多出的背景(喪妻)、小坂的加入、一之瀨、立原與刑事部長戲份的放大,都可以是兩面刃,編劇一處理不好,戲劇必會立即呈現,幸好最終的效果我非常滿意。

再者,倉石與立原從對立到相互理解,一之瀨從牴觸到認同、小坂的追隨與成長等等的安排,更是案件本身以外,最吸引我之處。

03.JPG

06.JPG

04.JPG


雖然情節與人物為了配合戲劇進行了一些變更,但編劇並沒有忘記原著的初衷。《臨場》描述的是檢視官的工作,雖然倉石等人負責的是親臨現場,檢視屍體,進行初步偵察,不像一般刑警擁有更多的搜索權利。但面對案件「刨根問底」的精神卻與刑警無異,甚至更熱烈。改編劇將這一點盡可能地放大,且隨著集數的增加,使其它人也逐漸感染了倉石秉持的追根究柢。

02.JPG


看到後來倉原與立原解開心結、合作愉快(?)時XD,我真希望還有第二部啊!

01.JPG



【延伸閱讀】

比預想中精采的《臨場》 第1-3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