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東野圭吾以《放學後》獲得江戶川亂步賞後,接連二年,陸續創作了幾本長篇小說,《學生街殺人》是當時的作品之一。早期的東野圭吾,風格非常樸素,詭計毫不繁複,在新本格獨領風騷的時代,他像隱身在月亮身旁的小星星,光芒雖有,卻不敵其明亮。


《學生街殺人》是1987年的作品,同年綾辻行人發表了《殺人十角館》。我無意拿兩部作品內容做比較,但比起十角館的石破天驚,學生街確實質樸到容易令人忽略。

但這就是東野的魅力,我覺得蘇軾有一句話很適合形容他:「厚積而薄發」。他也許不是燦爛到你可以一眼便相中的作者,但隨著時間流逝,他的作品會自自然然、逐漸吸引你的目光,等意識到時,才會發現他已經走進你心中。

許多讀者對東野早期的作品不以為然,可是若沒有這些寫作經驗的累積,又如何成就後來他諸多作品的出色亮眼呢?

《學生街殺人》是個簡單的故事,描述發生在大學學生街上的連續殺人事件。有陰謀、有人心晦暗,但也有愧咎悲傷。詭計並不複雜,或者該說,東野的作品向來不以詭計取勝,他的強項在於人際之間幽微細膩的互動,這點在《學生街殺人》當然也可以看到。

只是,比起東野後期作品的豐富多樣,本書顯然稚嫩許多,當成一部小品、不抱太高的期望來閱讀,相信會更適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