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
WOWOW台推出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水準,集數不多,內涵卻十分深刻,春季的這部《推定有罪》也是如此。


「推定有罪」這個名詞應是從「推定無罪」而來。台灣刑法上有所謂「無罪推定」(日本亦有),即「任何一位嫌疑犯,在被法律定罪之前,都是無罪的狀態」。但前川洋一這位編劇兼原作者,卻故意寫出相反的「推定有罪」,以此來影射媒體、警察、大眾未審先判的罪孽。

本劇描述十二年前發生一起兒童殺害事件,被逮捕的嫌犯是受害者的鄰居篠塚良雄(國村隼 飾)。身為某雜誌的優秀記者加山清治(仲村亨 飾)為此案奔走多時,查找許多資料,認定鄰居篠塚便是加害者,在未完全求證之下,寫出極為精采的報導,這份報導為篠塚的逮捕工作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當時DNA的技術尚未純熟,警察們只憑藉不完整的報告與檢驗,加上媒體、大眾的渲染、催促,加害者的帽子便這麼硬生生扣在篠塚頭上。

沒想到十二年後,事情竟有180度的大轉變。DNA的再驗證實篠塚不是兇手,目擊者的出現使案件頓時陷入迷宮之中。冤罪、真兇、加害者、被害者、家屬們……,一切又開始變得渾沌而陰暗。


類似《推定有罪》的作品在日本並不少見,但我認為前川洋一仍然寫出了新意。眾多的主題原本令我擔心會不會像多頭馬車使得故事零碎難以聚焦,慶幸的是,前川沒有龐大不實的野心,他十分務實地將一個故事寫好,所有的主題環環相扣,最終都指向一個目標:

希望。


去年阪元裕二的《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以寫實的角度、彼此的交往呈現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的窘況。前川洋一則透過加山清治這位律己甚嚴的記者,將兩方(被害者與蒙受冤罪者)家屬們的現況一一道出,毋須多言,我們都能想像得到他們歷經的現實是多麼沉重與痛苦。

劇中被害者的父親徹底封閉自己、母親成天憂鬱,被害者的妹妹(Mimura 飾)不知幸福在何方。蒙受冤罪的人更好不到哪裡去,篠塚即使十二年後被無罪釋放,他最好的年歲與完整的家庭再也回不來,太太含恨因病過世,女兒捨棄姓氏,即使明知是冤罪也打死不認這個爸爸。

 


導致如此悲劇的源頭,除了兇手本身外,加山這位記者與獨斷獨行的警察難辭其咎。而前川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並非大筆一揮盡其所能地抨擊這些做錯事的媒體和警察,相反的,他採取的是「反求諸己」與「追本溯源」。

我們都明白,破壞很容易,重新建設卻是一大難事。前川並不是沒有指摘與批評,可是他更著重事後的彌補與反省,這才是人生得以長久行走下去的良方。所以加山與警察不僅向篠塚謝罪,還必須試圖找出自己的錯誤與事件的真相。看清過去的問題,才能避免未來的二度犯錯。



但本劇若只停留在這個層次,我不會給予太高的評價。前川寫得最棒的地方,就是他為劇中人物塑造了一個完美卻不虛妄的「希望」

試想:這些受害者的家屬們(包含蒙冤罪的人)歷經風風雨雨,痛失心愛的人,他們如何在未來的日子繼續走下去?如何在心房缺了一角的情況下,還能自然地展現笑顏?

可以想見他們往後的人生,即使不是完全的黑暗,也絕非明亮如夏日的藍空。

然而,前川藉由篠塚向國家索求賠償好幾億,最後卻悉數收回,來證實生命中只要希望長存,幸福並非難以企求。

篠塚最後在記者會上那番話,讓我哭得很慘。

篠塚:我取回了重要的東西後,決定不再心懷怨恨的活著。無論如何怨恨,我失去的十二年都不會回來。所以我想要更加積極的,走上擁有希望的道路。

記者:您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篠塚:我女兒。



前川塑造的「希望」,就是「孩子們」。

我們會發現劇中的傳承相當明確,篠塚因為他的女兒重拾生活,受害家屬的父母親意識到自己還有一個小女兒該得到疼惜,終於明白人生不該停滯,必須往前走。為篠塚打官司的石原律師(黑木瞳 飾)本身也是一位受害者家屬,但因為兒子的存在,使她有動力積極過人生。

劇中受害者媽媽曾問石原律師說:「難道一生只能抱著這種痛苦的回憶生活嗎?」石原這麼回答:

每當我想到過去的痛苦,就會想想我的兒子。為了我的兒子,我要加油。為了兒子,我要活下去。這樣就會湧出面對現實、跨越痛苦的力量。

孩子就是希望。




連十二年前掩蓋事實的目擊證人,也為了女兒站出來。有了希望,世界甚至可以從灰白,變為彩色。或許現實總是沉重得叫人喘不過氣來,但唯獨「希望」可以叫我們對燦爛的人生懷抱一絲憧憬。


本劇清一色都是實力派的演員,看起來相當過癮。短短五集毫不拖沓,配樂更是出色,與劇情相得益彰。非常推薦本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