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謝靜的推薦,讓我得以踏出觀賞韓劇的第一步^_^。

對於韓劇,我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許是受到早期引進台灣的韓劇所影響,韓劇給我的印象,始終圍繞在多角戀情、失憶、絕症等等這些我視為超級大雷的題材。因此,大概很難想像在我對韓國電影總是豎起大姆指的情況下,韓劇反而是被我排斥到邊緣的劇種。

就我記憶所及,我從未完整看完一部韓劇,接觸最多的好像是多年前張娜拉的《開朗少女成功記》吧,我喜歡裡頭勵志的感覺。可能我天性厭惡純愛劇,對於以愛情為主軸的作品打從心眼裡討厭,所以韓劇一直以來都是我的拒絕往來戶。我知道這幾年韓劇的題材已經有了不少的創新,不至於都牽扯到愛情,但長年的習慣難以改變,儘管播韓劇的電視台多不勝數,我依然不會在上頭多停留一分一秒。

直到《魔王》。

這可是我第一次主動找韓劇來看,也是第一次這麼認真地觀賞韓劇。原因無它,因為它的題材正是我最最最愛的懸疑推理。

我認為韓國的懸疑片(電影)一直都做得有聲有色,幾乎每部我看過的作品,如《原罪犯》、《殘骸線索》、《殺人回憶》或《卸屍宴》等,都是令我記憶深刻的傑作,但奇怪的是,戲劇方面卻似乎看不到類似的題材。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也有可能是台灣片商不肯買進。總之,我以為電影發展可以帶動電視劇,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卻沒有機會接觸到這類題材(韓劇)。所以一看到《魔王》,我確實有種相逢恨晚的微妙情感。(笑)

以往我都是以日劇為主,看慣日本的懸疑推理劇,我本來蠻怕自己無法適應韓式風格的步調,不過一看到《魔王》的片頭,我很清楚我會喜歡這部作品。

那個片頭和配樂做得太棒了,在看完第一集的同時,我就想盡辦法要找到《魔王》的配樂。光聽片頭的配樂,都會有股不寒而慄的興奮感啊!(汗) 



《魔王》的故事從女主角徐海茵(上圖)開始,海茵是個奇特的女孩,她擁有相當特異的能力,看過漫畫《感應少年》的朋友應該可以了解,海茵和映兒一樣,都具有藉由「觸摸」物品或他人,而感知殘留在上頭影像的能力。

因為這個能力,海茵與警察意外有了交集。多年前她利用她的能力,為警方破了一樁連續殺人案。多年後,又發生難解的案件,警方再度找上她。而這案件卻與海茵脫離不了關係。海茵親自畫下的塔羅牌,在事前被偷走,事後卻出現在殺人現場。同時,同樣的塔羅牌,寄給了身為警察的姜傲秀。

在姜傲秀藉由海茵的能力,奔波尋找殺人犯之時,律師吳承賀卻協同兇手一起出現在警局……


《魔王》的故事很複雜,所牽扯到的人物相當繁複,但都脫離不了徐海茵、姜傲秀和吳承賀三人的關係圈。依目前來講,很明顯地,案件本身並不難解,但案件背後才是最可怕的。究竟誰在操縱,動機又是什麼?殺人事件看來也不會就此結束,加上三位主角看似錯綜複雜卻又一直未浮上檯面的關係,會讓我的神經不由自主緊繃著。

我對大部分韓劇的演員都相當陌生,有時候甚至連誰是誰都會搞錯(長得太像了),不過《魔王》的三位男女主角,辨識度倒還蠻高的。女主角的甜美可人固然討喜,但我更喜歡兩位男主角的對手戲。不知道導演是有意還是無意,我發覺他在處理姜傲秀和吳承賀的鏡頭格外不同,從第一集到第三集,凡兩人同時出現,鏡頭的方向與角度就特別詭異。我猜想這可能在暗示什麼,以吳承賀的表現,他與姜傲秀似乎有著我還不明白的「過去」(雖然連姜傲秀自己都不曉得),這「過去」或許正是揭開一連串事件的動機之鑰。 



總之,無論是懷抱惡意或單純挑釁,兩人的戲只要在一起,所迸撞的火花就是精采。

另外,我也很喜歡劇中某些對白與口白,寫來不僅味道十足,更不由得令我聯想到,這會不會是一種預言性的交待。像海茵對姜傲秀提及的浮士德,最後海茵該不會步上書中那純潔少女的後塵?!而我最愛的是吳承賀和記者的一段對話,記者來找吳承賀,想報導殺人事件,他理直氣壯地說:「揭發真相是記者的義務」、「真相是唯一的」,吳承賀卻笑笑地回應說:

「當然如此,但是對於真相的理解,牽涉了多少人就有多少個解釋。」 



聽到這段話的當下,闖進我腦海的,又是那句我永遠無法忘懷、在京極夏彥的《魍魎之匣》裡的「如果說真實只有一個,那是騙人的。真實是環繞著事件真相的人們,為了便宜行事而捏造出來的最大公約數而已。」

我想吳承賀的話,與京極夏彥的想法,其實是殊途同歸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