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真巧,昨天我才因《士兵突擊》回想起當初沉迷《孽子》的心情,今天就剛好在PTT得知《孽子》即將重播的消息。

五年了啊,從我翻開白先勇老師的《孽子》原著,然後一腳跌入曹瑞原導演的《孽子》,已經五年了。

對了,也是這個時候,五年前的寒假。
當時我得知《孽子》即將開拍,既興奮又惶恐。白先勇這個名字我雖然是早早就知道的,但對他的作品還只停留在懵懂未知的階段。

所以,我特意跑到書店買下《孽子》,同時也預購了往後數不盡的迷戀。

《孽子》原著我一共看了兩次,一次是電視開播前,當時還不是非常了解白先勇老師的安排。從李青的眼與口,我固然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悲哀、人們的糾葛,但不知是否過於年輕,缺少了與這本書心靈碰觸的關鍵。

第二次是電視播畢後,此時,與戲劇交互參照,我才逐漸了解原著所隱含的種種懸念與象徵。


然而,事實上,使我陷入《孽子》這「萬劫不復」的深淵,叫我著迷到無法脫身的,是曹瑞原導演、幕後幕前與原著美妙融合的「戲劇」。


《孽子》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在我未讀原著、未看戲劇之前,我和大部分未接觸過的人有著一致的想法:
啊,就是關乎同性戀的故事啊!

可等我讀完原著、看完戲劇,我才發現自己的膚淺與狹隘。

我看到的,並非止於同性戀的故事,而是一整個時代的糾葛。無奈的親情、相濡以沫的友情、悲憤的愛情與數不盡的萍水相逢,交織成一篇篇詩章。

多少次,我因為劇中人物而落淚,甚至有時候狂哭到無法停止。

曹瑞原和陳世杰(編劇)將原著中的悲與無奈化得更為圓滿。有人曾批評這樣太矯揉,我卻覺得我看到了溫馨與光明。後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初讀原著,無法感動,不是原著不好,而是白老師寫得太沉太暗了,當時我連著袁瓊瓊的〈爆炸〉一起看,心簡直沉到了谷底。然而,戲劇所表現出來卻是一種悲憫、慈悲。無論在編劇的筆下,或導演的運鏡下,每個部份似乎都會令人不自覺掉下眼淚。

此外,他們將書中角色一個個立體化,彷如一觸碰他們便會站在我身旁。我的意思不是說原著角色平板,而是原著描述的重點,本來就不像戲劇如此全面。因此,原著可能偏重在某些角色,戲劇卻可以擴大化。

戲劇集結了老中青三代演員,重新呈現了台灣幾十年前的場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曹導做到了,他也是台灣第一位被我記得、並深深崇拜的導演。


當時,我每天晚上八點都乖乖坐在電視前,看完後就上公視討論版。對了,公視節目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廣告,每次想上廁所我都會憋住,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鏡頭。後來播完後沒多久又再重播,這對公視也算一項創舉,因為公視從來沒有一部戲,能夠重播速度這麼快,且重播次數這麼多的。

對我而言,也很少有一部戲,可以讓我追著每次重播不放過。當然,後來發售的DVD/VCD、配樂、劇本書我更不可能放過。要不是住在南部,北部的座談會我一定會參加。唯一一次在高雄舉辦的座談會(曹導有下來),我就去了。我從來不會因戲戲劇作品而參加這類活動,《孽子》是我的最初。

過了幾年,「餘毒」猶在,我的論文題目考慮過拿《孽子》來當主題XD。不過後來打住了,比起文學,我可能更適合別的領域(汗)。



 《孽子》的優點我是敘說不完的,導演、編劇、演員、配樂、燈光、布景......總之,許多幕前幕後都叫人不得不獻上熱烈的掌聲。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片頭李父追趕李青的憤恨卻又無力的神情……
李青為弟娃痛哭失聲,哭倒在趙英懷裡……
李青與母親再會時,和父親三人隔著一張簾子卻無法相見的悲哀。
李青與趙英的純真感情,分別後再相遇的驚詫。
李青和小玉、吳敏、老鼠的友情……
小玉未曾放棄尋找父親的堅持……
吳敏對張先生的不離不棄……
老鼠與小山花相濡以沫的感情……
龍子和阿鳳那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安樂鄉的種種、新公園的一切……

太多太多了,我根本無法一一數盡。每一個境頭、每一個畫面、每一段音樂,幾乎都刻在我的心版上,是想忘也忘不了。

像我現在聽到范宗沛的《孽子》配樂,還是會顫抖……


PS.補充資料--

◎《孽子》在三立都會台播出時間:2/11  晚間8:00

◎三立舉辦的《孽子》相關活動:http://0rz.tw/183Cs

※《孽子》在公視的官網:http://www.pts.org.tw/~web01/boys/

※《孽子》的公視留言版:http://0rz.tw/733Ej
(我想直到目前,公視還沒有一部戲能突破這麼多的人氣與文章數吧!)

※順便推薦一個網頁:http://12f.netfirms.com/boys.htm
這是某位朋友建立的《孽子》文章資料庫,包含當時大家在公視留言版上討論的精華文章,與幕前幕後人員的回饋與想法,內容非常豐富。(小小聲地說一句,當時我的暱稱是「小風」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