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自白》、《影子的季節》到《臨場》,橫山秀夫擅於描寫警界百態、「一筆入魂」的寫法已深植我心,他的文字對我而言也已經具有相當的辨識性,因此,讀完《羅蘋計畫》,我腦中不得不浮現「這真的是橫山秀夫嗎」的疑問。


從故事回到十五年前,開始啟動解謎之鑰,我就有種錯覺,我讀的不是橫山秀夫吧!雖然關於警察的種種描述,確實可以窺見如今的橫山秀夫,然而一提到十五年前的案子,感覺就是不像他。

後來我得知《羅蘋計畫》是橫山秀夫的處女作,才恍然大悟,但也更為驚訝,這部處女作故事既優,筆法又成熟,就我個人看來,絲毫不會遜於《半自白》、《影子的季節》或《臨場》這些作品。

甚至我喜歡《羅蘋計畫》更勝於其它我讀過的橫山秀夫的作品。

一方面是因本書具有的解謎性,在限期(24小時)破案的壓力下,調查的卻是十五年前模糊難解的案件,這種設定本來就擁有強烈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則是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感人氣息,特別是結尾的描述,我幾乎快哭出來。十五年是多麼漫長的時間,而有人卻可以為此而等待,當某人在偵訊室哭著喊著,我的心都跟著他(她)裂開了。

歲月對他們太殘忍了,旁觀者除了感嘆,什麼也不能做。


不過,當我看到結尾,我似乎能夠瞭解為什麼橫山秀夫寫得出《半自白》了。在他作品的骨子裡,或許並不如我想像的那般堅硬,有許多溫柔是藏在我看不見的深處。當初我讀《半自白》,並沒有讀出個什麼感覺,如今我讀《羅蘋計畫》,卻為裡頭人們的遭遇心折。不曉得是否和年紀有關(笑),我想我應該回頭再翻翻《半自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