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少年包青天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來一直猶豫要不要寫這篇文,畢竟睽違多年,少包系列居然還能在台灣播出(GTV第一台,每晚8:00-10:00),令我非常驚訝。

但最近要看的秋季劇實在太多了,我不認為我還有多餘心思可以管到少包III。

偏偏今天下午休假,回到家一打開電視,看到的剛好是包拯假裝曬棉被、實則向公孫策道歉一幕,我超喜歡這段的啊~~

所以忍不住就上來發花痴!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距我初次接觸《少年包青天》,已經過了五個年頭。

當年一看到《少年包青天》,是欣喜,因為難得有推理劇可觀賞;看完後,是失望,因為抄襲到這種地步,也算是前無古人,完全不把原作放在眼裡了。

因此,我對第一部一直抱持著不以為然的觀感,對周杰飾演的包拯,更是嗤之以鼻。


然而,時間果然會改變人的想法。

五年後,趁著第二、三部都飆完的空檔,原本打死我都不想重溫的第一部,還是因著莫名的衝動,找來看了一遍。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9) 人氣()

早在我開始接觸少包三時,心底便已打算再把第二部重溫個仔細。

終於這個重溫,在今天告一個段落,長達四十集的劇集,在包拯、公孫策與展昭三人的「浪跡天涯」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而三部看下來,整體而言,我還是最鍾愛第二部!(雖然它似乎被內地觀眾批得很慘?!)


因為我第二部是接在第三部後重看的,所以在觀賞時,不免會將這兩部放在天平上比較。

在我看來,若說第三部充滿了似水的柔情,那麼第二部便幾乎完全是以男人的「情義」為主軸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提起「包青天」,除了包拯這個必要的角色,最不可或缺、最令人耳熟能詳的,便是一直陪伴主角左右、包拯的得力助手、開封府的主簿--公孫策。

而公孫策,便是我觀賞《少年包青天》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我猶記得初看第一部,公孫策那盛氣凌人、恃才傲物的模樣。非常不可思議,我討厭自負聰穎的人,然而公孫策卻一再地擄獲我的心,明明劇名是《少年包青天》,我的眼光卻一再隨著這位白衣公子移轉。

不忍他與包拯分高下,不忍他屈居包拯之下;戲裡只要輪到他推敲案情,我便會十分專注,他與龐飛燕的感情發展,對我而言,反勝過包拯與凌楚楚的未來。

我想任泉確實把公孫策演活了,因此我才無法就此移開目光。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包拯,包青天,少包的主要人物。(廢話 orz...)

三部少包,就換了三個演員,其汱換率和女主角一樣高。

這三部的包拯,當然是各有千秋。
詮釋得好不好,不僅是演員演技的問題,還有劇本的編排能否合理恰當。

先說說我最不喜歡的包拯吧--那就是第一部周杰的包拯。

是周杰演得不好嗎?我想不盡然。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我看少包,除了看案件,看推理外,最愛的是包拯、公孫策與展昭的情感。

少包的三朝元老--釋小龍飾演的展昭,並沒有特別的爭議,因為都是同一人演的嘛!(廢話)

但是,從第二部到第三部,展昭的性格與外貌產生了一些些不同。

前二部的展昭超可愛的,我可以了解為什麼包拯和包大娘那麼想捏他的臉。他的臉白白嫩嫩的,是我都想咬一口。(羞~)

這麼一個圓滾滾的小光頭,老跟在包、策兩人後面喊著「包大哥、公孫大哥」,兩位大哥一有事交待下來,二話不說(雖然偶爾會抱怨一下)就立刻去辦。在包拯和公孫策甚至觀眾的眼裡,展昭就該是那個臉捏起來很舒服的「小展昭」。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1) 人氣()

最近在某論壇看到一些文章,其中的爭論點在於公孫策究竟是任泉還是趙陽詮釋得好。

當然這種問題一句「各花入各眼」就可以解決了,再爭執下去只怕會演變成「各說各話、毫無交集」吧!

不過看到這種文章,我也忍不住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來談談三部的女主角們(我習慣把喜歡的東西留到最後,所以......女主角先上場吧XD)。

第一部 李冰冰飾凌楚楚 劉怡君飾龐飛燕
第二部 范冰冰飾小蜻蜓 李 卉飾陸湘湘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我完全沒有料想到,看完整部《少年包青天III》,
心情居然是如此複雜,根本無法平靜下來。

少包這部劇陪了我一個多星期,剛開始我只是因為推理、前二部的緣故,所以找來看。後來我卻被裡頭的人物、故事逐漸吸引。到最後,竟然無法脫身。

觀賞前四個單元時,我還可以享受推理與人物互動的樂趣上。但是,到了《天芒現》與《滅天央》這兩個單元,我得到的幾乎全是沉重與難過。

《天芒現》裡,我傷心難過為的是公孫策與小風箏、包拯與小蠻,尤其是前者。當小風箏向遼國的耶律文才靠攏,公孫策露出一臉的寂寞時,我擔心得快要不行了。

再這樣下去,小風箏就會被人搶走了啊!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截至目前為止,《少年包青天》第三部的案件,都與迷信、傳說脫離不了干係,很有橫溝正史的味道。

而第四單元《鳳凰勾魂》一樣是假借鳳凰鎮已有的傳說(鳳凰是死神,會來將人的魂魄勾走),而行使的殺人事件。

然而,這個案件的兇手,卻是我覺得最最悲哀的一個了。
因為兇手和被害者,明明都是深愛著彼此,或是最為對方著想,可是人性的黑暗面就是怎麼也不肯放過他們。於是,兇手只能藉由殺人來堵住黑暗的縫隙。豈料黑暗非但堵不了,縫隙還愈來愈大。

兇手自白時,我哭出來了。我想起桐野夏生的一部作品,裡頭的殺人兇手曾經在殺了人後,恍神地故意將一切忘記。《鳳凰勾魂》裡的兇手也是,殺了人後,他忘了,但最悲慘的是,他還記得還有一些人要殺,至於為什麼,他也忘了,只當它是一件心事。

桐野夏生裡的兇手是可惡的,可《鳳凰勾魂》裡的兇手卻令人心疼。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超愛超愛這個單元!!無論在劇情或人物刻畫上,都深得我心,我還不小心看到哭......


話說包拯等人結束前一單元的任務,找到了尋找「天芒」的線索,於是再度受命,西行前去線索所指之處,卻在途中遇上某巡撫之死。

官員之死,其實本無什麼特別,問題在於他的死的方式竟是自焚+墬崖,死法詭異。在包拯等人祭拜巡撫之際,又發生了多宗詭異的殺人案,死者不是在他們面前活生生跳崖,就是自己砍斷頭顱致死。

為此,包拯等人只好停留該處,設法破案了。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年包青天III》從第11~18集屬於第二單元-三大神器。

在前一單元包拯恢復記憶後,先回京城晉見皇帝。哪知皇帝立即出了個難題給他,要他尋找某處出土的石碑上所寫的「天芒」。

謠傳「天芒」可能是長生不死藥,但亦有可能是不祥之物。
皇帝為了心愛之人的身體,只好不顧後果,硬要包拯前往迦葉寺,因為迦葉寺恰巧有來自東瀛的「三大神器」,據說這三大神器和「天芒」息息相關,皇帝希望包拯能解開神器的祕密,藉此得到所謂的「天芒」。

包拯不得已,只好偕同公孫策、展昭,以及不請自來的小蠻(前一單元和包拯感情甚好的女孩),前往迦葉寺。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向來很喜歡打著推理名號的劇集,不管是哪個國家「出產」的,只要好看、精采,我一律不拒絕。

所以以我這種不喜歡大陸劇的性格,還是乖乖地把《少年包青天》前兩部看完。

一套劇集能做到續集的地步算是不錯了,像日劇《圈套》那種做到第三部又加一堆劇場版和SP的並不多見。而《少年包青天》能做到第三部實令我驚訝,日劇集數少還有話講,但《少年包青天》卻是一部比一部長,我十分懷疑他們還能端出什麼菜色來。

我個人非常喜歡第二部,既然珠玉在前,我並不認為第三部能突破什麼。

我想第三部的編劇也是做如是想吧,所以他們勢必得有別於前兩部的風格,才能凸顯他們的特別。就像《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一樣,松本潤非得與堂本剛有所區別,但坦白講,這個區別超爛的,完全抹煞了漫畫裡阿一應有的個性。(雖然後來稍微好多了,只是後來的龜梨和也也犯了同樣的毛病orz...)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第三部前二集,我完全被展昭和公孫策之間的互動迷得什麼都看不見,可是等到兩人和包拯相遇,我這才發現,原來公孫策還是包拯的啊~~~~~~(←我想我變節也變得太快了orz...)


從第二部到第三部,包拯牽公孫策的手根本是牽出習慣啦!不只是牽手,後來乾脆用抱的。
公孫策在辦案時,包拯老是說什麼彩蝶鬼魂,然後順勢就往公子身上抱去(是整個環抱的那種啊!根本是趁機吃豆腐嘛XD)
而且不只一次,好多次都這樣,每次公孫策都頭痛(?)地把他剝開,但包拯說什麼也不放手。

且不論肢體上的接觸,最棒的應該是包拯以為公孫策死掉那段話吧!公孫策躺在床上,包拯哭著握住他的手,說著: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看到《少年包青天》第三部的討論,
否則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知道原來少包還有第三部。

當初一、二部在台灣播出時,我非常喜歡第二部。
陸毅的包拯和任泉的公孫策,演出了我要的感覺。

每每想到心高氣傲的公孫策,因為失明而自暴自棄,
最終徹悟,走向包拯,說出「我想你還缺個主簿」時,
我就感動到不行。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也許因為對第一部的失望,我對第二部的少年包青天並沒有懷抱什麼期待,沒想到,它卻讓我跌破眼鏡,驚艷之情難以掩飾。


並非陸毅詮釋的包拯勝於周杰才導致我的改變,而是整個劇情相較先前(第一部)不僅完整許多,人物也豐富燦爛起來。
第一部的人物性格是多變的、不合邏輯的;但第二部的人物性格卻是立體的,合乎常理的,並且令觀眾可以認同。


舉例來說,公孫策這個角色是前後二部我都最喜愛的一個人物,第一部裡的他自恃聰穎,處處想與包拯爭競,一直到最後,編劇都沒讓他與包拯做出個勝負或了結,包拯對他只是逃避,這種感覺持續到結局,似乎是種遺憾。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人似乎對推理這種東西頗為著迷,但眼界又偏偏狹隘,
(編劇好像只看過柯南和金田一)
以致於做出來的推理劇學得有點四不像,少年包青天第一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出來的。

第一部的陣容,雖有周杰的搞笑,顛覆了一般人對包拯既有的刻板印像,算是一項創新,但是劇情的薄弱與不合理隨處可見,男女間的感情發展也不怎麼吸引人,除了公孫策與龐飛燕這對令人意外的情侶,會讓我稍微有點期待外,其它方面我只能攤攤手,大陸人在推理戲劇方面真的不拿手,學得零零散散,毫無結構可言。


sied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